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 价格便宜市场大,临期食品成了“香饽饽”!你会“捡漏”吗?
价格便宜市场大,临期食品成了“香饽饽”!你会“捡漏”吗?
加入时间:2021-6-18 15:39:20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曾经,对于临期食品的处理,商家往往感到头疼,消费者更是“瞧不上”。如今,随着反浪费成为社会共识,加之其有价格优势,临期食品反倒成了“香饽饽”。
  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热衷于临期食品的并非仅仅老年人,一些年轻人也愿意“捡漏”。由于临期食品每年的规模在百亿以上,不少人专门做起临期食品的生意。
  受追捧的临期食品
  “每次逛超市,我都会多少买一些临期食品。”济南“90后”姑娘崔欣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像薯片、牛奶、零食等都会买一点。”
  在崔欣看来,虽然说是临期食品,但总的来说还是没有过期。“而且我也会在过期前消灭掉,更为重要的是省钱。”崔欣解释说,“一包建议零售价6块钱的薯片,当成为临期食品的时候,6块钱至少能买两包,有时候还能买到3包。”
  6月17日,在济南市花园路的一家超市,几名年轻人每人提走一份标有“买一赠二”字样的酸奶。他们对一旁的导购员说:“花一份钱买两份甚至三份食品,有这样的‘捡漏’机会,肯定要把握住。”
  一位刚买完临期食品的大妈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她都是晚上来买第二天的早餐,正常情况下,一个面包加盒牛奶,需要花10多元,但买临期食品,能省三四元。“别小看每天省下的这几块钱,1个月累计下来就有上百元了。”她坦言,自从发现了这个省钱的“秘诀”后,以前“瞧不上”的临期食品现在都“抢着买”,“既给自己省了钱,又避免了食物浪费,这是双赢。”
  济南市洪楼南路一家小超市的店长黄芳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临期食品只有两个归宿,要么吃掉,要么扔掉,“以前临期食品的处理是一大难题,要么退还给经销商,要么直接给店员,有些实在处理不了的只能扔掉。现在这些食品受到了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的青睐,反倒成了商机。”
  据黄芳介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该店针对临期食品,采用“买一赠一”“买二赠一”或者“买一赠二”和打折销售的方式处理。“这种促销手段,让店里生意一下就火爆起来,经常晚上10点多还有不少消费者前来选购,销售额比以往高出了一大截。以前都是老年人来抢购临期食品,现在很多年轻人也加入了抢购大军。”黄芳说。
  在黄芳看来,临期食品受到青睐,说明反浪费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并转化为行动,折射的是趋于理性的消费态度。
  百亿市场规模
  “我准备开一个临期食品专营店。”济南一家小超市的投资人张俊凯说,“目前做临期食品的商业规模已成熟,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有很多店铺商家都在专门做临期商品的生意。”
  正如张俊凯所说,经济导报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搜索“临期食品”,都能找到不少“专卖店”。在某电商平台,一家专做临期食品生意的店铺其月销量达到4万单以上,而另外一家做临期食品生意的店铺已经被3401万人圈粉。
  在张俊凯看来,以前人们对临期食品有偏见,主要是没弄清“临期”和“过期”的区别,加上有“要面子”的心理。此外,有部分商家采用不透明的销售模式,让消费者觉得受了欺骗,这才将二者联系起来。现在大家都认可了临期食品,因此才会去追捧。
  临期食品市场到底有多大?
  张俊凯心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但我知道我的一个朋友在另外一个城市开了一家临期食品的店,日均营业额超4000元,毛利50%以上。”
  张俊凯以德芙巧克力为例进行了说明,德芙250克的巧克力,实体商超近40元一盒,电商卖近30元一盒。“而临期的该款巧克力拿货价仅10元,对外批发价13元,零售做到15-20元不等,算算利润多高。”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元,如果按5%库存沉淀算,临期食品行业规模已超过1500亿元。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市场也达“百亿级”。企查查数据则显示,目前我国共有55家专门从事临期食品的相关企业。
  互联网食品专家陈建伟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市场规模大,临期食品已被资本所关注。售卖2-5折临期食品和日化产品的好特卖HotMaxx在上海已铺设了近百家门店。
  据天眼查App显示,好特卖在2019年至2020年间,就获得了4轮融资,最近两轮融资额都达到了数千万元。食品特卖平台好食期已获得5轮融资,其中包括2018年获得阿里巴巴1.1亿元C轮投资;甩甩卖也在2018年获得了3500万元战略融资……
  “资本的动作表明,至少数百亿的‘赛道’已经开启。”陈建伟说。不过在他看来,虽然临期食品已经站在了“风口”上,但这门生意也存在不小的风险。一旦出现“货”的质量把控不力,就会让市场重新审视这一行业。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