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导报原创    山东    齐鲁大地    热点    公司    车市    证券    碳市场    金融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齐鲁大地 - 建设“绿水青山”幸福家园
建设“绿水青山”幸福家园
加入时间:2021-6-9 8:29:54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毛鑫鑫

自然观光、民俗体验、赶海拾趣、休闲渔业、生态自由行……位于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最西端的黑山乡山海相拥,不断完善的生态旅游链条吸引着大批游客到来,年旅游接待10万人次,旅游收入1500余万元。

“生态是立岛之本,生态是兴岛之源。没有生态,就没有海岛产业的振兴。”黑山乡党委书记周宏亮说,多年来,黑山乡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既成为黑山乡的“新时代名片”,又是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金饭碗”。

“生态振兴就要从群众切身的问题入手,我们投资650万元,为每个渔村分别建设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污水管网全部入户,污水处理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周宏亮说,渔村320个外设垃圾桶全部撤除,每户发放分类垃圾桶,设置4处垃圾分类收集站,配备8辆垃圾收运车,定期开展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活动,当前全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100%。

为了让海岛渔村真正美起来,黑山乡近年来种植各类花草40万余棵、苗木3万余棵,全岛植被覆盖率达到80%,公共绿地面积最多的村达到人均60平方米,全岛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另外,投入2600万元实施了乡村连片治理、省级美丽村居示范项目、美丽渔村标准化建设等系列工程,打造海岛特色民俗村落,切实为群众提供了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海参育保苗产业,既对岸线造成破坏,又对海洋生态形成影响。而今,海岸线11万平方米育保苗场全部拆除,生态得以回归。

“我们先期投入400余万元,修复岸线近500米,既实现了对岸线的保护,又形成了沿岸观光路径。”周宏亮说,同时,开展海上环卫、岸滩清洁行动,每日对海上和岸线垃圾进行清理。投资180万元,建设各渔港环保设施。倡导科学生态养殖,大力引进羊栖菜、紫菜等藻类,形成上层藻类、中层贝类、底层海参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

此外,黑山乡逐年压缩捕捞规模,发展扇贝、牡蛎生态养殖,成立渔业专业合作社,改变“小、弱、散”状况,对全乡扇贝、牡蛎苗种采购、养殖管理、产品销售等进行统一服务,极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全乡90%渔民加入合作社,平均增收15%-20%,2020年全乡110户养殖户实现生态养殖收入2500万元。

优良的生态促进了生态渔业和生态旅游业不断提质增效,促进了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黑山乡50%的村村集体年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




编辑:fujian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激发创业活力!山东11部门出台“创业齐鲁十大推进行动”
·> 40多家山东老字号组团拓上海及长三角市场 意向订单5000余万元
·> 山东能源一“蒙电入鲁”大型风电项目开工,预计年底建成发电
·> 亲子游、民宿游、乡村游......山东文旅打造高品质产品和慢生活方式
·>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研究人才工作、深化改革等事项
·> 12年从无到有,山东短道速滑跻身全国一流
·> 山东临沂沂南县供电公司深化政企协同机制,助力客户提升“获得电力”水平
·> 配置型外资加速流入 “白马蓝筹”获关注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