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三孩”政策来了!受此消息影响,5月31日下午港股和A股市场闻风而动,婴童、养老等概念股集体拉升。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鼓励生育“三孩”,国家后续还会有一系列配套措施出台,多个行业将受益。

概念股纷纷拉涨
5月31日,“三孩”生育政策重磅落地。市场普遍预期,新生婴儿的增量将使整个母婴产业链需求量大幅提升,人口抬升背景下,新消费赛道也将释放更多需求。消息一出,相关概念股应声而动。
数据显示,目前A股有109只“二孩”概念股(也就是未来的“三孩”概念股),涉及医疗、乳业、服装、房地产等多个领域。5月31日,A股“二孩”概念板块尾盘拉升,109只“二孩”概念股里,有76只收盘上涨,其中,6只收盘涨停,包括高乐股份(002348)、澳洋健康(002172)、金发拉比(002762)等。此外,贝因美(002570)涨8%,爱婴室(603214)、朗姿股份(002612)等涨逾7%,Wind“二孩政策指数”上涨逾1.8%。港股生育概念股亦现拉升,锦欣生殖(01951.HK)涨逾15%、贝康医疗(02170.HK)涨逾14%。
6月1日,“三孩”概念板块一路高歌猛进,延续5月31日的尾盘上扬趋势。6月1日早盘A股三大指数小幅低开,“三孩”概念股逆市领涨,上扬势头延续至当日收盘。同花顺“三孩概念指数”收盘涨超2.46%,超15只个股涨逾5%。其中,戴维医疗(300314)大涨12.47%,领跑板块;大东方(600327)、美吉姆(002621)、爱婴室、金发拉比、贝因美、美邦服饰(002269)、高乐股份等多股一字涨停。
中信建投分析认为,预计“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将缓解我国新生人口下滑趋势,婴童相关产业边际向好。
平安证券认为,预计婴幼儿消费将迎来更多的投资机遇,涵盖产前备孕(医疗检测设备、备孕药物和治疗等)、婴幼儿消费(纸尿裤、食品、保健品等)、儿童消费(玩具、童装、动漫、教育等)。另外,住房和汽车消费也会迎来更多改善型需求。
孕婴童商家看好未来市场

▲三孩生育政策落地,母婴消费市场或将再次“起飞” 刘勇/摄
在拥有经营孕婴用品十多年经验的张洁看来,“三孩”生育政策的出台,意味着未来市场更大了。“大件产品诸如婴儿床、婴儿车等,可能并不会有太大影响,但那些消耗品,比如奶粉、婴儿零食之类的,应该会有比较好的增长。”张洁说。
张洁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在放开“二孩”政策之前,一款售价200多元的奶瓶,一个月最多能卖七八十个;“二孩”政策放开后,这款奶瓶的月销量翻番,达到了150个左右。“估计到了明年下半年,这款奶瓶的月销量能突破200个。”张洁说,“‘三孩’生育政策实施后,辅食、零食类的产品会卖得更好,毕竟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吃得好。”
在张洁看来,“95后”进阶为母婴人群主力军,他们崇尚科学养娃,更舍得给孩子花钱,有更强的消费力和更高的消费意愿,对产品的新趋势也更加关注,喜欢“尝鲜”,对功效更“精细化”的养娃产品需求较高。
“不只是婴幼儿,宝妈的营养品消费也呈现出高增长的态势。现在很多宝妈基本上在备孕期间就已开始进行营养品的摄入,在医药类的营养品之外,以高端食材为主的营养品备受青睐。”张洁说。
此外,在张洁看来,“80后”和“90后”妈妈的消费观念有很大区别。早些年,年轻父母更认品牌,店里名气大点的进口商品,都能有很好的销量。现在,“95后”妈妈们更认“KOL”(关键意见领袖,指网红)的推荐。即使不是大牌,但是网红用了觉得好,她们也会买。
对房地产业影响不会太大
“‘三孩’生育政策对于房地产业是利好,但影响不会太大。”济南一家房地产开发商的项目部经理冯泽瑞说,“可能需要改变的就是适当调整户型设计的标准。现在的改善性住宅都是以大三室两厅为主,‘三孩’生育政策出台后,小四室两厅或者五室两厅的住宅或许会更受欢迎。”
不过,冯泽瑞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以前生一孩,两房够住了,后来考虑父母同住以及再生“二孩”,三房够住,在“三孩”生育政策影响下,未来4-5居室才够住。不过,“单独二孩”“全面二孩”等政策的实施,已经释放了一部分有生育意愿家庭的生育需求,对改善性住房的需求也有刺激作用。“三孩”政策的放开,对改善需求的增量仍会起作用,但影响力不一定那么明显。
在冯泽瑞看来,“三孩”家庭未来不断增多,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多提供一个房间,而是如何从社区层面保障多孩家庭的需求,包括未来如何解决上班族家庭的托幼问题,这会给房地产开发和物业服务行业提升带来很大的思考空间。
“以后在社区规划的时候,除了幼儿园,托婴园等也会成为刚需,因此在配套设施建设上,也需要改变。”冯泽瑞表示。
在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看来,“三孩”政策调整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既是利好又是挑战。人口政策的调整势必影响房地产和其相关联的各类产业,对各城市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期待配套政策落地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配套措施包括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要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
上述受访人士均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三孩”生育政策的配套细则需要及时落地。
张洁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消息一出来,自己所建的6个宝妈微信群里就“炸锅”了。不少宝妈们表示,如果政策能及时落地,不排除自己会生“三孩”。“大多数宝妈的意见就是适当延长生‘三孩’的产假时长、给予生育补偿金等。”张洁说,“此外,还希望‘三孩’可以免费入托等。”
冯泽瑞表示,因为涉及购房资格以及贷款等原因,对“三孩”家庭应该给出一定的优惠政策,“如降低首付标准、降低贷款利率、增加购房指标、发放购房补贴等。”
经济学家任泽平则给出了进行个税的抵扣和经济补贴以及加大教育、医疗、社保等相关支出的建议,让大家生得起、养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