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通报,在5月初对“作业帮”“猿辅导”两家机构开展检查的基础上,对新东方、学而思等13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重点检查。检查发现,15家校外培训机构均存在虚假宣传违法行为,13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价格欺诈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分别予以顶格罚款,共计3650万元。(6月1日 《人民日报》)
近年来,校外培训确实如雨后春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方面与社会的刚性需求刺激密切相关,同时也有在疫情之下,在线课堂蓬勃发展的契机,但发展过快,也带来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行业乱象。
一些校外培训机构为打造自身形象,招揽生员,扩大办学规模,不惜采用不诚信,甚至是欺骗的手段,比如虚构教师资质,夸大广告宣传,以及诱导家长消费等的不良行为,不仅有违诚信办学的底线,也对整个行业的良性竞争形成冲击,更是对广大家长、学生消费权益的侵害。
仔细对照不难发现,5月份以来受到市场监管部门处罚的校外培训机构,基本属于行业内的“巨头”,只要上过网络课程的人,都对这些机构耳熟能详,都是所谓的“师资雄厚”“声名在外”的金牌网校,何以鲜有例外,都涉嫌违规违法了呢?
大概率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些惯用的“包装”伎俩、套路,也并非始于今日,只不过监管部门不再视而不见,或听之任之了罢了,换句话说,不是校外培训机构更放纵、更任性了,而是监管部门的监管越来越严格了!
校外培训机构,原本是作为孩子兴趣爱好培养的一种辅助与媒介,而实际上,近些年,它成了学校教育的延伸,成了家长身上的重担,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缘由无它:既加重孩子学习负担,又扰乱学校教育正常秩序,以及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
说一千、道一万!校外培训原本不属于教育机构,却正儿八经地干起了教育,干教育既不讲科学也不讲诚信,而是为牟利不择手段,这一切都背离了校外培训机构成立的初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校外培训既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整个学校教育的长远健康发展,正本清源,势在必行。
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夸大、欺诈行为零容忍,以及顶格处罚,都是彰显主管部门铁腕治乱的决心,但不应就此打住,正本清源还得将校外培训制止于“校外”教育的范畴,唯有此,方能从根子上消除校外培训滋生出的种种乱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