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观点锐评 - 个人征信报告岂能现侮辱字眼?
个人征信报告岂能现侮辱字眼?
加入时间:2021-5-26 9:40:0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日前,江苏南通市民房女士在查询个人征信报告时发现,其职业信息“工作单位”一栏中竟然出现了侮辱性字眼。事件起因是,房女士与晋商消费金融公司有贷款纠纷,该公司为催缴贷款,变相施压,在上传征信信息时,擅自填写诋毁性内容。被曝光后,该信息已被删除。

  明显侮辱人格的信息,堂而皇之登上个人征信,长达数年之久,究竟是谁负责审核?哪些环节存在疏漏?是否存在利益勾兑?房女士的遭遇,是否个案?涉事金融公司为了催贷,还有哪些抹黑他人的违规操作?

  侮辱性字眼出现在个人征信,追责问责不能“一删了事”,应深挖低级错误背后的根源,给公众一个明明白白的解释。

  个人信用报告,记录着个人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办理房贷、车贷、信用卡审批,还有一些公司任职资格审查、员工录用,都依赖这份本该真实严谨的报告。如果数据填报失真,不仅会成为当事人信用生活的“污点”,严重干扰其正常生活,也将损害征信制度本身的公信力。

  应该看到,自2006年正式上线以来,个人征信系统为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20年12月底,征信系统共收录11亿自然人、6092.3万户企业及其他组织。而个人征信,事关每个人切身利益。有关方面应以此事为契机,反思当前个人征信数据填报传送机制,及时查漏补缺,加强内容审核工作,让个人经济活动“有据可依”,让征信报告每一个字“有据可查”。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经导财评丨规范收费行为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7份行政许可公布,涉及工商银行威海分行行长等
·> 低至0.01%!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
·>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押宝”AI智驾辅助
·> 出口额激增16.1%和15.2%!纺织鲁企“出海”创新突围
·> 山东金融管理部门联合部署 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 2025年山东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