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观点锐评 - 个人征信报告岂能现侮辱字眼?
个人征信报告岂能现侮辱字眼?
加入时间:2021-5-26 9:40:0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日前,江苏南通市民房女士在查询个人征信报告时发现,其职业信息“工作单位”一栏中竟然出现了侮辱性字眼。事件起因是,房女士与晋商消费金融公司有贷款纠纷,该公司为催缴贷款,变相施压,在上传征信信息时,擅自填写诋毁性内容。被曝光后,该信息已被删除。

  明显侮辱人格的信息,堂而皇之登上个人征信,长达数年之久,究竟是谁负责审核?哪些环节存在疏漏?是否存在利益勾兑?房女士的遭遇,是否个案?涉事金融公司为了催贷,还有哪些抹黑他人的违规操作?

  侮辱性字眼出现在个人征信,追责问责不能“一删了事”,应深挖低级错误背后的根源,给公众一个明明白白的解释。

  个人信用报告,记录着个人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办理房贷、车贷、信用卡审批,还有一些公司任职资格审查、员工录用,都依赖这份本该真实严谨的报告。如果数据填报失真,不仅会成为当事人信用生活的“污点”,严重干扰其正常生活,也将损害征信制度本身的公信力。

  应该看到,自2006年正式上线以来,个人征信系统为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20年12月底,征信系统共收录11亿自然人、6092.3万户企业及其他组织。而个人征信,事关每个人切身利益。有关方面应以此事为契机,反思当前个人征信数据填报传送机制,及时查漏补缺,加强内容审核工作,让个人经济活动“有据可依”,让征信报告每一个字“有据可查”。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聚焦主责主业 ,山东省属国企清退65户非主业企业,
·> 补贴6.4亿实现盈利,岚图汽车真的赚钱了吗
·> 山东这家上市公司20cm涨停后撇清 “核概念”,疑与 “蛇吞象” 收购有关
·> 通过港交所聆讯!八马茶业“礼盒经济学”将迎大考
·> 毛利率90%的企查查,职工薪酬行业“倒数”?
·> 用友网络被暂停军采,王文京控股其他企业被同步暂停
·> 贵金属集体狂飙!年内已有4只黄金股翻倍,涨幅最高的是山东这家企业
·> 山东这只年涨500%大牛股又现“20cm”涨停,发生了什么?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5182043号-1 公安备案号:鲁公网安备370100020002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20027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