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观点锐评 - 商家处理“临期食品”莫忘“安全至上”
商家处理“临期食品”莫忘“安全至上”
加入时间:2021-5-17 14:04:45  来源:东方网

 《反食品浪费法》颁布已经有半个月的了,其中特别提到,食品经营者应当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以往临期食品的处理是不少商家面临的难题,但在很多商场、超市里,一些临期食品不但不愁销,还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5月15日《央视财经》)

  按照惯例,商家对“临期食品”往往会采取“买一送一”,或“打折”,或“降价”等方式进行促销处理。如果这些“临期食品”能保证消费者食用安全,那对商家来说,能便宜销售也是减少损失和浪费,而对消费者而言,能便宜买到这种“临期食品”也很划算。可以说,这对买卖双方都是一种“双赢”。

  买卖临期食品无论对商家还是消费者,绝对是好事,但却需要诚信和监管作保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规范食品索证索票制度和进货台账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商场可以对“临界食品”进行促销处理,但必须做到两点:一是须在销售场所集中陈列;二是向消费者做醒目提示。一般保质期在半年以上的,到期前15天内需要公示;保质期两年以上的,最后30天是“临界期”;而保质期仅为一个月的产品,最后三天内则需要明示“本产品即将到期,特价处理”等字样。如果商家未尽提示义务,涉嫌构成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因此,一方面,工商、食安等监管部门应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要经常性地对商家促销“临期食品”行为进行督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处理“临期食品”,绝不能任凭商家违规促销“临期食品”,坑害消费者。另一方面,执法部门对商家违规促销“临期食品”行为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该约谈的要约谈,该罚款的要罚款,该列入“黑名单”的要列入“黑名单”,从而倒逼商家要遵规守法,切实履行买卖契约。

  同时,要通过举报奖励制度,鼓励消费者对商家违规促销“临期食品”行为进行积极大胆检举揭发,让商家不敢肆意违规促销“临期食品”,以维护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和健康权益。

  当然,还需对商家加强诚信教育,既要让消费者拥有对“临期食品”的知情权,又要让消费者拥有“无理由退货”的权利。如此,买卖双方才能避免“临期食品”促销中的矛盾和纠纷。同时,也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经导财评丨规范收费行为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7份行政许可公布,涉及工商银行威海分行行长等
·> 低至0.01%!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
·>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押宝”AI智驾辅助
·> 出口额激增16.1%和15.2%!纺织鲁企“出海”创新突围
·> 山东金融管理部门联合部署 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 2025年山东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