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齐鲁大地 - 武城牵手海尔 智能制造要“火”
武城牵手海尔 智能制造要“火”
加入时间:2021-5-7 17:36:21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海易普方中央空调生态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
      武城牵手海尔 智能制造要“火”

      ◆导报记者 谢卫振 通讯员 玉磊 吴华 于宁 

       4月29日,海易普方中央空调生态产业园项目在武城县正式签约。据介绍,该项目由武城县与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青岛硬创云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以海尔智能制造为核心,搭建全产业链生态圈,开放引入生态资源,为入园企业转型提供“平台+生态”整体解决方案,并按照海尔标准,打造集中央空调及相关上下游产品生产、仓储、物流、销售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计划今年5月份开工建设,2022年底前投入使用。

      优势互补
      海尔空调落户武城

       牵手全球最大的家电生产企业海尔集团,为什么是武城?“我们应用海尔优势的技术、生产管理体系及主机产品,结合武城优势的空调通风产业和全国的销售网络,打造行业一流品牌,实现空调通风产业的强链补链延链,形成集采购、研发、制造、品牌、营销服务一体化产业集群。”海尔智家生态平台副总裁、海尔空气产业总经理王利给出了答案,这次合作也必将为海尔集团进一步拓展国内市场、巩固业内龙头地位提供强力支撑。
       作为江北最大的商用中央空调配件主产区,武城县的中央空调产业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步,目前其风机、风管等产品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中央空调配套产品生产基地。“该项目落地可通过优势互补实现武城空调通风产业和海尔的共创共赢,通过打造工业互联网应用更好地吸引国内国际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有力推动‘武城制造’迈向‘武城智造’。”武城县委书记张磊说。
       在推动暖通空调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武城县把“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产业推进,一手抓环境提升,确定了“整合发展”的转型路径,坚持“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自2016年起相继实施了育苗、环保、质量提升等一系列具体动作,经过5年的“整合”发展,武城中央空调产业迎来了低效产能出清、市场秩序优化、产品质量提升的多赢局面,产业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2020年疫情初期,武城县10余家空调企业火线复工,72小时内完成6000多套高指标新风系统生产任务,有力支持了武汉火神山医院、北京小汤山医院等重点防疫项目建设。

      积累起深厚的产业集群优势

       在抓好产业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武城县充分发挥协会、商会的“两会”网络作用。推动实现了县级中央空调产业协会到山东省暖通空调产业协会的晋升,并在泰国曼谷设立德州市首家县级行业协会海外办事处,成功打入东盟7市场。同时,充分发挥3万在外“武商”的优势,成立了覆盖全国200多个地级市的17个异地武城商会,形成了产业互补、行业互联、企业互通、协会互助的良性发展格局。
       经过一系列具体动作,武城中央空调已积累起深厚的产业集群优势,建有产业园区5个,注册企业近3000家,从业人员近6万名,产品涵盖七大系列3500多个品种,已基本实现中央空调全产业链本地化配套。“我们将继续认真落实德州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产业链固基强基工程,将产业发展聚焦在招龙头、引支柱、补链条上。”武城县委副书记、县长朱恩鹤介绍,以海尔为代表的产业头部企业正加速聚集武城。
       然而,近年来,该产业却存在着低端化同质化、无序竞争等问题,一度面临“生死抉择”。对此,武城县委、县政府强化顶层设计、打好战术突破,确定了“整合发展”的转型路径,创新实施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于2016年开展了“育苗”专项行动,集中资源要素,帮助骨干龙头企业完善资质认证、加强品牌建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培植起一批优质规范的“种子企业”。第二步,于2017年开展了“环保”专项行动,关停、整治“散乱污”近3000家,通过“种子企业”搭建平台,吸纳“散乱污”关停后的游离资源,创新建立“共享工厂”模式,相关做法被中央电视台、国务院门户网站宣传报道,新华社以英文通稿形式向世界讲述了这个“武城故事”。第三步,自2018年起,持续开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以“扶优、治劣、提中间”为主线,推进产业再整合、再提升,相关经验做法全省推广。经过五年的“整合”发展,武城中央空调产业迎来了低效产能出清、市场秩序优化、产品质量提升的多赢局面,产业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编辑:fujian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经导财评丨规范收费行为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7份行政许可公布,涉及工商银行威海分行行长等
·> 低至0.01%!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
·>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押宝”AI智驾辅助
·> 出口额激增16.1%和15.2%!纺织鲁企“出海”创新突围
·> 山东金融管理部门联合部署 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 2025年山东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