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财经 - “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最高罚1万”传递什么信息?
“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最高罚1万”传递什么信息?
加入时间:2021-5-6 8:27:39  来源:成都商报

      吃饭看似是小事,实则是指向社会道德建设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大事。

  据报道,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4月29日表决通过反食品浪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弘扬传统美德、保障粮食安全,防止食品浪费从此有法可依。其中,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最高罚1万元。

  此前,餐饮浪费多是一种主观行为,同时会造成粮食与自身资金的双重浪费,也有违传统美德。虽然多方有倡导、有落实,但在执行层面,仍会面临一些困难。比如对于他人餐饮浪费现象,人们即使反感也不便制止。

  反食品浪费法的通过,则将推动针对餐饮浪费的管理制度化。此后只要人们在外就餐遇到此类现象,完全可以像对待公开场合抽烟一样,上前指出“你这样做不对”“浪费行为是违法的”,从而形成公共餐饮场合的监督合力。“反对浪费”也将在反食品浪费法的保驾护航下,逐步成为人们的主流价值观。

  反食品浪费法对于餐饮商家而言也是利好。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这样的行为虽然可以短期获利,却给相关餐饮商家品牌形象造成损害。事实上,越来越多注重品牌及长期经营的餐饮商家,都已自发在顾客点餐时提供参考意见。

  吃饭看似是小事,实则是指向社会道德建设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大事。绿色、环保、低碳正成为包括中国在内世界各国政府与公众的价值共识,而最大程度减少食品浪费,无疑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应有之举。毕竟,餐饮浪费本质上是对宝贵资源价值及农业生产价值的无视,而大量浪费的餐食也会加剧垃圾处理成本。

  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当我们真的不愁吃愁喝,就更要珍惜粮食,从而达到日常行为的节制、内心对真善美的认知及践行。

  反食品浪费法也是依法治国的表现。针对包括餐饮在内各个社会领域的治理,道德自律与依法他律二者缺一不可,依法他律能够厘清餐饮浪费之前模糊不清的边界,让人们自觉对照法规进行合理饮食,最终通过法律约束实现社会道德的高层次推行。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毕舸




编辑:fujian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2份任职许可公布,涉及蓬莱农商行董事长、行长等
·> 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山东今年电解铝绿电消费比例26.2%
·> 盒马的新“坐标”
·> 王文京重掌帅印后,用友网络携连亏成绩单冲刺港股
·> 倒计时1天!第五届山东省应急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即将举行!
·> 2022年年收入仅6万、高管薪酬却数百万,思哲睿科创板上市有动静了!
·> 万华化学增51亿!山东国资A股公司一周市值表现(7月7日至11日)
·> 经导财评丨财政政策“持续用力”空间足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5182043号-1 公安备案号:鲁公网安备37010002000297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