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离“五一”假期越来越近,而在这个传统的降价促销季,家电产品能否打折降价却成疑——因海外市场家电产能降低,使得电视机等国产家电出口量大增,很多品牌不用再在国内市场大打“价格战”了。
好在济南的两家大型家电卖场都表示,“五一”假期会协调各种资源,保证电视产品让利消费者。而未来在大屏化、高端化的趋势下,电视机的国内市场依然值得关注。
不再“越来越便宜”
“这款电视去年‘双11’不是降到15999元了吗?现在怎么涨到19999元了?”4月25日,在苏宁易购永安店,一位消费者指着一款85英寸彩电向商场导购发问。
“不少单品确实如此。”山东苏宁家电公司视听多媒体经营部采销总监王广安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这直接颠覆了‘电视越来越便宜’的公众印象。”

▲在国美电器(西门电器城店),导购正在向顾客介绍高端大屏幕电视 杜杨/摄
有此观察的不止一家,济南国美电器彩电事业部负责人蔺经理给经济导报记者分享了一组采购价格:55英寸入门级彩电,往年采购价仅有1400元左右;今年2月中旬,这个价格超过了1800元;最近,没有2200元已经很难采购到了。
受其影响,顾客的花费也有了等幅攀升。蔺经理还透露了一组济南国美刚刚出炉的,2021年一季度电视成交均价数据:超过了4400元,较往年的3500-3600元有大幅提升。
“价格战”偃旗息鼓
“大约在2015年前后,某手机品牌突然杀入电视市场,加剧了行业本就如火如荼的‘价格战’。”王广安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表示,一些互联网企业通过内容补贴硬件、广告补贴硬件等新玩法,直接压低电视单品的价格。
公开数据显示,仅在2016年第三季度,国内彩电市场零售量达1195万台,同比增长8.9%,市场主流电视尺寸平均增加了2英寸;同期零售额为353亿元,同比却下降5.9%。
不过,到了2020年形势发生转变:因受疫情影响,海外复产复工不力,国产彩电在北美市场出货达5310万台。北美也超越国内市场,成为全球第一大彩电出货区域。
具体到各品牌:TCL在财报中透露,该品牌2020年TV业务收入主要靠海外市场驱动,相较而言,中国市场收入不增反降;创维方面,来自海外市场的营业额为155.1亿元,较上年增长42.39亿元;海信家电的外销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6.39亿元,同比增长27.47%;康佳则借势重返北美市场。
而上述品牌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也相当不错:TCL科技(000100)的股价从2020年4月份创下最低的4.03元/股后一路攀升,目前在9元上下浮动;创维集团(00751.HK)自2020年3月的1.51港元上涨到现在的2.5港元上下;海信家电(000921)从2020年3月的8.11元涨至现在的17元上下;深康佳A(000016)的股价也在1年内有所上浮。
中泰证券分析师刘保民对经济导报记者分析,国外产能受疫情影响,为国内黑电制造商提供了机遇,反映到证券市场上,就是“稳中有升”。
不过,上述机遇也让相关品牌更加关注国际市场,国内市场“价格战”偃旗息鼓。“大约从2020年8月份开始,各大彩电品牌开始分批次涨价,一直涨到现在。”王广安表示。
“当年激化价格战的那个手机品牌,旗下电视产品也是全线涨价。”他补充说。
“五一”继续让利促销
如上所述,2016年市面上主流的电视尺寸,平均增加了2英寸。
几位受访对象也都提到这个现象,并且认为2021年电视“大屏化”还有加速的趋势。
蔺经理表示,55英寸彩电曾是绝对主流,市场份额达到40%。而根据上述一季度成交数据,55英寸彩电占比仅为22.1%;65英寸占比达到40.8%;甚至是75英寸及以上的超大尺寸电视,占比也超过了30%。
“选购大尺寸电视的顾客,往往对价格相对不敏感。”他补充说。

▲从市场份额看,电视“大屏化”趋势在加速。数据由国美电器(西门电器城店)提供
王广安则表示,近年来电视还有“家居化”的趋势,“大尺寸电视,越来越像一个客厅的社交中心;电视也搭载了高清摄像头等硬件,一直在做‘加法’。”
“不过,电视不像手机,可以24小时开机,就算搭载再多的功能,使用场景也有限。”他补充说。
刘保民认为,国外订单的增加,包括国内市场大屏化、高端化的趋势,提升了国内厂家的技术含量,为下一步中国家电走向世界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此外,上述两位卖场负责人均表示,“五一”假期,包括电视产品在内的让利促销幅度还都不小。王广安表示,苏宁易购是家电以旧换新指定门店,以旧换新上门收旧,买电视再享补贴200元。还有同品牌不同品类(如同品牌电视、冰箱)的家电满反、套购活动,间接拉低电视价格,给消费者让利。
蔺经理则以上述采购价格为2200元的55英寸入门电视为例,“‘五一’期间就卖1999元,我们经销商拿出200元来补贴给消费者。”
“五一假期结束后,部分电视单品价格可能会有小幅回升。”上述两位卖场负责人同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