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山东 - 国家战略下的黄河生态关注:未来泥沙会不会淤平渤海?
国家战略下的黄河生态关注:未来泥沙会不会淤平渤海?
加入时间:2021-4-25 8:29:43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今天,黄河格外引人注目。

黄河九曲而下,在山东省绵延628公里,奔腾入海,对山东意义重大。2020年,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和《关于<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均指出,要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放在“高质量发展”之前,突出说明了生态是发展的基础。黄河从山东入海,给山东带来重大“福利”,保证了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需要,给山东带来众多发展条件和机遇,与此同时,也使人们更加关注“黄河生态”。

黄河从今天的山东东营入海始于1855年。清咸丰五年六月十九日(1855年8月1日),黄河在河南兰阳(今兰考)北岸铜瓦厢决口,洪水穿山东境内运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入海,原苏北河道断流。

黄河水含泥沙量大。黄河流经黄土高原,一路裹挟着泥沙向大海奔流,在渤海凹陷处沉积,形成冲积平原。黄河所携带的泥沙既有增加土地的好处,也带给人们深深的“忧患”。

有一种意见是担忧黄河泥沙终有一天会填平渤海。有专家声称,黄河入海口淤积出新土地的速度每年约为30平方公里,目前,莱州湾面积6000平方千米,渤海面积7.7万平方千米,如果继续让黄河入渤海,黄河泥沙200年内可淤平莱州湾,2500年内可淤平整个渤海。根据东营市人民政府2012年6月发布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东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文本数据,黄河每年造陆面积1000多公顷。

如果黄河持续在渤海入海,会不会有一天把渤海填平?近日,记者采访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治黄)水利专家李殿魁,向他提出了这个众所关注的问题。李殿魁明确表示:不会!

李殿魁曾在东营工作十年(1986年-1995年),在东营期间,潜心研究黄河治理,发现并提出了黄河口稳定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海动力输沙的科技命题,成为著名的黄河治理专家。

李殿魁通过研究发现,有史记载的黄河至今行水2623年间,其中在渤海行水1886年,在黄海行水737年,黄河主要在渤海入海,在1855年之后黄河重回山东的166年中,黄河在北到套尔河、南到支脉沟的的大范围内摆动,而在利津向东北方向的延长线上45度的范围内,行水时间大体占70%。李殿魁由此判断此处黄河口圈的海域情况特殊,这里输沙能力强,对河口有牵引力,这是由渤海海流决定的。于是在1989年底,李殿魁提出了黄河口稳定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海动力输出的创新问题。

李殿魁研究认为,渤海海流、海动力对黄河口泥沙具有牵动、引排作用。渤海形状是一个大口袋,口门在辽东半岛大连的老铁山和山东半岛蓬莱阁的连线处,该线上分布着长山列岛,把渤海湾涨潮分成多股,整个渤海湾分强流曲和弱流区,其中强流区有四个:最强的强流区,位于老铁扇老铁山水道北部的老铁山岬附近,其中最大流速为6节以上;第二强流区位于黄河口前沿,最大流速为4节以上;登州水道为第三,最大流速为3.5节以上;东营港北部M2无潮点区位于第四,最大流量,最大流速为2.5节以上。M2无潮点强流区和黄河口沙嘴前沿强流区共同组成黄河三角洲前沿强流区,承担黄河口泥沙的第一次外输任务。其他强流区和弱流区以及风暴潮、风暴激流、渤海余流担当二次、多次黄河泥沙的外输任务。

李殿魁进一步研究发现,对黄河口泥沙疏散发挥主导作用的是两股:一股是大连老铁山脚下的老铁山水,深87米,宽75米,涨潮时径直向西至唐山海岸一分为二,其中顺时针一小股进入辽东湾,逆时针一大股进入渤海湾,经天津、沧州、黄骅、滨州沿海进入黄河三角洲前沿;另一股是蓬莱阁下的登州水道,深25米宽12.5公里,涨潮时,顺时针沿莱州湾西进,经过龙口、招远平度、莱州、潍北沿海进入黄河三角洲前沿。两股潮流分别来到黄河三角洲前沿的时间相差六小时,结果出现了南涨北退和南退北涨的现象,形成了M2分潮点,黄河口从此点入海,让黄河口在渤海柔性海沟向东北方向发展,两大潮流双向输沙,十分有利于黄河口的泥沙分散。

现在已经研究清楚,M2无潮点强流区由无体引潮力和渤海湾的地理状况决定,相对稳定。因此在清8向东北方向筑双导堤,推动强流带以M2无潮点为中心逆时针旋转适当角度,造成更加有力的输沙海域,就可以基本打破形成拦门沙的自然条件。因此,黄河从渤海入海,其挟带的泥沙不会淤平渤海,而是通过海流自然排出渤海。

黄河泥沙流出渤海大部分流到哪里去了呢?当记者抛出这个问题,李殿魁说:黄河泥沙流出渤海之后,其沉淀区域尚处在研究中。

李殿魁表示,黄河1855年改道是黄河主动改道,属于自然改道,不是人为原因,这是一次合理的改道,也是渤海海流、海动力对黄河口泥沙具有牵动、引排作用的体现。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学泽 报道)




编辑:fujian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