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 这位济南车主为啥把电动汽车卖到外省小作坊?背后原因让人“捉急”!
这位济南车主为啥把电动汽车卖到外省小作坊?背后原因让人“捉急”!
加入时间:2021-4-21 16:53:53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很快,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将达千亿规模!”4月20日,济南某新能源汽车经销商在谈及相关话题时乐观地说。而尴尬的是,根据工信部最新公示的第二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山东没有一家企业在列。
  千亿预期为何与无人从业并存?受访人士认为,这首先与山东等北方省份推广新能源汽车较晚有关——大批新能源汽车远未到报废年限。而这也造成市场乱象:梯次利用报价不高,仅为就地拆解的几分之一,致使退役动力电池有流向“小作坊”的隐患。
  让人欣慰的是,本土试点企业已意识到下游市场的广阔,直言只要上游原材料供货打通,千亿市场就会瞬间启动。此外,山东也在枣庄布局了整条锂电池产业链,在静待市场激活的同时,还引来了比亚迪梯次回收利用中心落户。
  小作坊打败正规军
  济南某比亚迪汽车经销商刘琦介绍,“前段时间一位车主想要报废自己的电动汽车,我们给出了动力电池2000元的回收报价,还可以开具无害化处理证明。但这位车主嫌报价低,把车开走了。”
  据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报废程序跟燃油车略有区别,其动力电池组件需要开具无害化处理证明,拿着证明才可去报废厂家将车壳拆解;而无害化证明则由有资质的企业,通常是授权经销商来开具,拆下的动力电池则需要返厂,走梯次、再生利用等退役程序。
  业内公认,动力电池衰减到80%就不适合继续驱动汽车了,但用作储能依然绰绰有余,这也就是所谓的梯次利用;等衰减至60%以下、连储能也不再适用时,即可再生利用。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大概有20万吨动力电池退役;预计到2025年,退役量将达73万吨左右,其中70%可以梯次利用,30%可再生利用,市场规模能到200亿元,更乐观预测则如开篇所述,达近千亿元。
  与此同时,目前退役动力电池的价值却不高,上述2000元的回收报价,“已经是目前的标准价格了。拆下的电池组我们会运到重庆的工厂进行梯次利用或拆解,但因为是高危毒化品,运费都不止2000元。”刘琦介绍说。
  “后来听说这位车主把车开到了外省,将动力电池卖给了小作坊,对方出价2万元;车壳子也没走报废程序,随意就处理掉了。”刘琦感觉很郁闷,“小作坊不需要资质、不需要运输、不考虑安全和环保,设备也很简陋,正规处理渠道根本竞争不过。”
  市场为何启动不起来?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正规渠道供应不足,致使中下游从业者不敢开展业务。
  2018年3月,当时的工信部等七部局联合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国铁塔成为试点企业之一;2020年6月,山东省工信厅发布《山东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中国铁塔已在枣庄设立新能源的区域创新中心(下称“创新中心”)。
  在试点过程中,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枣庄市分公司副总经理李海强发现,相对于传统铅酸电池,动力电池更加轻薄,梯次利用后的性价比很高。“我们公司就有200余万座通讯铁塔,需要大量储电单元。而其他企业,尤其是需要保证供电质量的医院、通讯、网络服务等企业,也纷纷向我们下了订单。”他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除了梯次利用作为储电单元,创新中心还充分利用动力电池轻薄的特性,开发出了不少相关产品,诸如移动电源、电瓶车等、节能灯等,据称试推广后市场反响不错。
  “整个社会对梯次利用的动力电池需求非常强劲。”李海强表示,“前提是我们能保质、保量、按下游需求,供应梯次利用后的储电单元。”
  目前来看,创新中心检测严格,工艺先进,足以保证产品质量并满足下游需求。“问题在于上游供货,资源严重不足。”李海强表示,试点之初,退役动力电池的供应渠道比现在要丰富,“但回收来的动力电池鱼龙混杂,部分还存在质量问题,成了安全隐患。”
  到了现在,创新中心只接收主机厂,以及公交、出租车公司退役的动力电池,其他渠道一概不收。最终,上游的供应量严重不足,影响了创新中心的业务规模,纷至沓来的订单也没法供应。
  枣庄提前布局
  数据显示,直到2011年,济南在运营的新能源公交车只有200余量,大部分还是混动车型,动力电池装机量有限。可以想见,2021年,当这批新能源公交车报废时,退役动力电池的供应极为有限,无法启动市场。
  至于新能源乘用车,“济南是在2015、2016年才开始批量上路,热销更是这两年才有的事,动力电池离‘退役潮’也有一定距离。”刘琦表示。
  不过在全国范围来看,2021年国内将有48万吨动力电池退役,继而涌现出首次“退役潮”。好在山东不打算错过这个“风口”。根据资料,枣庄高新区自2003年便着手于锂电产业的发展,目前已打造了1000余亩的锂电产业基地,入园上下游企业19家,产品种类160余种,涵盖基础材料、电池及电池组、动力总成、化成分容、检验检测、产品应用等全产业链。
  这两年,上述产业园区的发展还是相当迅速,2020年6月,比亚迪动力电池山东梯次回收利用中心落户枣庄高新区。枣庄高新产业中区运营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赵伟认为,该中心将会拉长枣庄国家高新区锂电产业链条。
  “未来,枣庄不仅要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的动力电池供货基地,还要成为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基地。”李海强预计,随着动力电池“退役潮”的涌现,未来梯次利用市场将被激活,“因为下游有需求,价值规律就会发挥作用,提升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价格,并促使上游的回收环节更加有序。”
  刘琦则提醒,动力电池回收环节的重点还是安全和环保,“通过严格执法,消灭‘小作坊’的生存空间,在保护环境和生产安全的同时,自然会有更多的动力电池有序进入梯次利用环节,市场也就激活了。”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激发创业活力!山东11部门出台“创业齐鲁十大推进行动”
·> 40多家山东老字号组团拓上海及长三角市场 意向订单5000余万元
·> 山东能源一“蒙电入鲁”大型风电项目开工,预计年底建成发电
·> 亲子游、民宿游、乡村游......山东文旅打造高品质产品和慢生活方式
·>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研究人才工作、深化改革等事项
·> 12年从无到有,山东短道速滑跻身全国一流
·> 山东临沂沂南县供电公司深化政企协同机制,助力客户提升“获得电力”水平
·> 配置型外资加速流入 “白马蓝筹”获关注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