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观点锐评 - 快递过度包装不可取
快递过度包装不可取
加入时间:2021-4-21 10:22:58  来源:人民日报

  大盒套小盒,包装盒里塞满塑料泡沫,撕开层层包裹才看到商品……这样的情景不少消费者已不陌生。近年来,随着网络购物快速发展,收快递早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快递过度包装问题也随之显现。

  快递包装的必要性毋庸置疑,适度的包装可以在运输中起到保护商品的作用,减少商品损伤与浪费。但在现实操作中,由于运输、搬运等环节的不确定性,为了确保商品安全,一些商家往往简单地选择增加外包装,逐渐演变成过度包装。

  过度包装不仅增加了商家、快递物流企业的经营成本,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溢出效应。一方面,过度包装会带来资源浪费,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裹需要消耗大量纸张、胶带、塑料泡沫等材料,同时也会导致商品体积过大,带来运输空间的浪费。另一方面,过度包装会增加垃圾处理的工作量和环境污染,快递包裹所耗用的胶带、塑料泡沫运送到消费者手中往往会被丢弃变成垃圾,此类垃圾难处理、难降解,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快递业日均业务量超过2.4亿件、日均服务用户近5亿人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妥善解决快递过度包装问题,已成为行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解决快递过度包装问题,相关部门已经在行动。去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印发《关于开展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当年10月,《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规则》发布,获得绿色认证的快递包装产品意味着满足了资源节约、环境无害、消费友好等方面的要求。今年3月12日,《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明确了包装选用要求,包括建立实施包装物管理制度、按规定使用环保材料、包装减量化措施等,同时鼓励寄递企业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回收流程,对包装物进行回收再利用。

  管理机制更健全,技术手段也要跟上。快递包装既要保障商品安全,也要避免浪费,如何在二者中寻求平衡点,这对物流配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配送企业应加大与包装生产企业、科研院校等合作力度,加强产学研衔接,促进快递包装产品、技术、模式的创新和应用,探索研发更绿色环保、可循环使用的包装材料,提升包装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用数字化技术实现高效环保的包装。

  解决快递过度包装问题非朝夕之功,需要各有关方面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消费者要自觉抵制过度包装行为,加快形成绿色消费理念,让轻包装、简包装、包装材料循环利用成为新风尚。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经导财评丨规范收费行为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7份行政许可公布,涉及工商银行威海分行行长等
·> 低至0.01%!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
·>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押宝”AI智驾辅助
·> 出口额激增16.1%和15.2%!纺织鲁企“出海”创新突围
·> 山东金融管理部门联合部署 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 2025年山东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