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楼市 - 3月“小阳春”涨价城市四连增 年内楼市调控已超150次
3月“小阳春”涨价城市四连增 年内楼市调控已超150次
加入时间:2021-4-17 9:11:08  来源:中新经纬

       新房涨价城市四连增,热度向二线城市过渡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3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数据。新房方面,62城环比上涨,较上月增加6个;2城持平,与上月相同;6城下跌,较上月减少6个。其中,广州、福州涨幅1%领跑。

  二手房方面,58城环比上涨,比上月增加3个;3城持平,较上月增加2个;9城下跌,比上月减少5个。

  中新经纬客户端注意到,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四连增”。自2020年11月以来,各月环比上涨城市数量为36、42、53、56和62。

  对于3月楼市行情,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陈霄指出,3月,随着楼市进入传统的“小阳春”,市场热度提升,新房、二手房价格上涨城市数量持续增加。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依然是主流现象,简单计算全国70个大城市中有86%的城市房价在3月出现上涨,这是70城市统计数据中的普涨纪录。

  具体到各线城市来看,3月,4个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31个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与上月相同。35个三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3%,涨幅与上月相同;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对此,陈霄表示,在一线城市纷纷加码调控后,市场热度有从一线城市向热点二线城市过渡迹象。

  此外,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福州新房涨幅从此前的42位跃升到第1位,说明市场有炒作的现象。

  “类似城市的逻辑明显,即过去两年市场一直比较平稳,当前市场确实出现了周期性的反弹现象,后续对于福州及福建相关城市,需要密切监测。”严跃进进一步表示。

  调控超150次,13城被“敲打”

资料图:楼市。中新经纬 万可义 摄

  今年以来,多地对楼市加码调控,已初见成效。据中原地产数据,截至4月上半月,年内房地产调控已经超过150次。其中,一季度房地产调控超过135次,1-3月分别为42次、45次和48次。

  陈霄指出,3月70城新房价格涨幅均处于1%以内,相较于上月上涨幅度放缓,调控政策初见成效。

  此外,今年以来,已有深圳、上海、北京、杭州、无锡、成都、西安、南昌、广州、合肥、宁波、东莞、南通等13城被住建部约谈、督导和调研,这些城市基本都处于全国房价上涨前列。

  中新经纬客户端注意到,上述13城,除东莞和南通外均位列70城中。住建部最新(4月8日)约谈的5城中,广州、宁波、合肥3月新房环比涨幅分别为1%、0.8%和0.7%。

  “这一轮房地产调控的市场原因是因为房价明显上涨,特别是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成为市场主流,从调控政策看,从部委到地方,住建部已经督导多城市,包括杭州、无锡等城市在督导下发布调控政策,本轮房地产调控是从上而下的房地产调控。”张大伟表示。

  对于后期房价走势,业内普遍预计涨幅望放缓。

  陈霄表示,随着多城加码调控、信贷政策持续收紧等影响下,后期市场热度或将逐渐回落,房价涨幅或将趋缓。

  严跃进指出,稳房价工作将继续,尤其是地价房价联动机制的推进,对于后续房价稳定具有积极作用。严查经营贷对于后续打击炒房需求等也有积极作用。后续从稳房价角度看,需要严管各类哄抬房价的中介、房企、自媒体、微信群等,真正促进房价的稳定。

  张大伟称,从全国市场看,2021年小阳春已经出现,预计上半年房价上涨的趋势依然持续,但越来越收紧、加码的调控政策有望平稳市场。一线城市已经成为一季度房价上涨龙头,但包括深圳、上海开始强监管二手房价格、经营贷,后续市场有望逐渐平稳。

  “整体看,3月份很可能是这一轮房价上涨的高峰期,随着住建部约谈多城市的加码调控,4月份房价涨幅有望放缓。但上涨依然是主流。”张大伟这样判断。




编辑:fujian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经导财评丨规范收费行为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7份行政许可公布,涉及工商银行威海分行行长等
·> 低至0.01%!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
·>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押宝”AI智驾辅助
·> 出口额激增16.1%和15.2%!纺织鲁企“出海”创新突围
·> 山东金融管理部门联合部署 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 2025年山东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