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吴淑娟
经济导报记者从4月16日举行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季度,山东进出口总值6177.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9%。其中,出口3436.7亿元,增长45.4%;进口2740.4亿元,增长31.6%;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增速均高于全国。

据青岛海关副关长石勇介绍,一季度,山东16市进出口全部实现两位数增长。青岛继续保持龙头地位,进出口1779.3亿元,同比增长31.6%;临沂、烟台和东营进出口增速超过了50%,分别达到74.4%、69.1%和54.9%。一季度,山东民营企业进出口4202.8亿元,增长40.8%,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8%,占比提升了0.9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417.4亿元,增长37.2%;国有企业进出口546.5亿元,增长29.7%。
通过各类运输方式进出口均明显增长。一季度,山东水路运输进出口5458.1亿元,增长35.8%,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88.4%;航空运输和公路运输进出口分别增长62.5%和58.1%。疫情期间铁路运输可靠性高的优势凸显,推动铁路运输进出口值激增117.2%,达到67.8亿元。
对前四大贸易市场进出口增速达到40%及以上。一季度,东盟、美国、欧盟(不含英国)、韩国为山东前四大贸易伙伴,山东对其进出口增速分别为45.1%、89.4%、41.8%和40%,增幅均在4成及以上,其中对美国进出口730.2亿元,增幅接近90%。对日本、巴西、澳大利亚、俄罗斯进出口也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同期,山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944亿元,增长34.3%,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31.5%。
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大幅增长。一季度,山东出口机电产品1521.9亿元,增长59.9%,占出口总值的44.3%,占比提升了4个百分点,拉动出口增长24.1个百分点。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662.2亿元,增长56.7%,占出口总值的19.3%;农产品出口285.7亿元,增长2.2%,占出口总值的8.3%。
大宗商品对进口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一季度,山东14类主要大宗商品合计进口1597.1亿元,增长22.7%,占进口总值的58.3%,拉动进口增长14.2个百分点。同期,在集成电路进口值增长86.2%和通用机械设备进口值增长59.7%的拉动下,山东机电产品进口值增长44.4%,占进口总值的18.4%;在肉类、大豆、棉花、玉米和食用植物油进口值大幅增长的拉动下,山东农产品进口值增长27.7%,占进口总值的12.2%。此外,一季度,山东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进口值增长170.3%,达到13.9亿元。
农产品出口继续稳居全国第一。一季度,山东省农产品出口285.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值的24.3%,继续稳居全国农产品出口第一位。从主要出口产品看,出口蔬菜及食用菌66.5亿元,下降3.8%,占同期山东省农产品出口总值的23.3%;水产品59亿元,下降8.8%,占20.7%;干鲜瓜果及坚果27.9亿元,增长21.5%,其中苹果13亿元,增长19.2%。
据了解,山东已建立起完善的农产品品牌运营体系,农业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出口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规模与效益稳步提升。如山东大豆分离蛋白产业发展迅速,一季度大豆深加工产品蛋白胨衍生物出口值大幅增长38%;疫情影响下居家隔离对宠物经济产生利好,山东企业抓住机遇抢占国际市场,一季度全省零售包装的宠物饲料出口值大幅增长36.6%。上述两项农产品出口合计对全省农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