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观点锐评 - “漫游费”哑巴亏吃到何时?
“漫游费”哑巴亏吃到何时?
加入时间:2021-4-13 10:08:56  来源:广州日报

  “漫游”在2017年已成历史,漫游套餐费却默默被收了43个月?据媒体报道,被收费的对象是一位老年人。因为套餐金额不多,每次扣费时,这位老人都没留意到,直到其子女帮忙整理不用的手机号时才发现。对此,运营商的电话客服在回应中表示,如果不是用户主动取消业务,即使业务已经“不存在”,费用还是会照扣。

  此外,取消漫游费还有繁琐的附带问题。媒体援引运营商客服的回应称,对取消漫游费的用户,运营商会补偿100元话费,但该话费不可被“提现”。如果转网或注销号码,该话费不会退还给用户。种种“套路”,其实都在加重消费者的义务。按照相关协议,运营商遇到政府主管部门统一调整资费标准的,应当自规定时间起执行。运营商未按照协议规定取消漫游套餐费,已经有违诚实信用原则。有人曾把漫游费比作2G时代的产物,但垄断利润时代已经结束,运营商对待这笔“生意”的态度,岂能还是“多收一天是一天”?

  更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媒体调查显示,此类“停办却收费业务”依然还有多项。譬如,有用户投诉,在小学里才能用的校园局域网业务,现在孩子上了初二仍在继续收费。诸如此类的业务,只要用户没有主动要求取消,就会一直默认收取费用。取消匪夷所思的漫游费,为何如此让人不省心?之所以累积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某项收费业务面临调整时,运营商需要系统梳理相关产品和服务。这些动作可能会影响到核心业务的效益。而在梳理过程中,运营商需要为改变支付“纠错成本”。

  但是,无论运营商要付出怎样的代价,都必须正视市场的力量。如果没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市场意识,运营商便不可能提供优质的服务。而如果服务质量下降,市场终会行使话语权,让运营商为之付出代价。当消费者发现存在变相收取已停办业务费用的问题,应当主动拿起法律武器,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投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消费者的主动维权也是一种“市场发声”的方式。当然,如果消费者维权受阻,有关部门也需要亮明态度,拿出治理对策。现在,到了终结“漫游费”哑巴亏的时候了。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经导财评丨规范收费行为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7份行政许可公布,涉及工商银行威海分行行长等
·> 低至0.01%!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
·>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押宝”AI智驾辅助
·> 出口额激增16.1%和15.2%!纺织鲁企“出海”创新突围
·> 山东金融管理部门联合部署 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 2025年山东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