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齐鲁大地 - 烟台构建“1+1+2+6”文旅发展新格局
烟台构建“1+1+2+6”文旅发展新格局
加入时间:2021-4-10 8:54:09  来源:凤凰网山东

4月9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展望“十四五”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祖玲对烟台市“十四五”时期文旅融合发展的重点任务和举措作出通报,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玲、张博、翟明江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十四五’时期是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发展乘势而上、勇开新局的关键时期。烟台市将聚焦1个总目标,深化1个新格局,提升2大体系,实施6个保障行动,推动全市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全面繁荣发展,为全市率先基本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市贡献文旅新力量。”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祖玲介绍道。

建设文化强市和旅游名城 深化“两核两带五高地”格局

“十四五”时期,烟台市将聚焦1个总目标,加快建设更具活力文化强市和更高质量旅游名城,坚持“保三争二抢第一”,力争总体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打造国际知名滨海文旅目的地。到2025年,力争全市接待游客1.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40亿元。

同时,烟台市将深化“两核两带五高地”发展格局,即:芝罘湾都市休闲核、蓬长文化生态旅游核,滨海黄金旅游带、“之”字型乡村旅游带,海岸休闲、生态养生、福寿文化、滨海运动、田园乡村五个旅游高地,形成“向海倚陆,全域提升”的海陆发展新格局。

擦亮烟台文化名片 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优质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时期,烟台市将加力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加强主题引领、主体培育和品牌打造,不断提升精品艺术创作水平,构建“专业院团带动、社会团体联动、民间团体总动员”的发展格局,擦亮“艺术烟台”“写生烟台”“京剧码头”品牌。

“在‘十四五’规划起草之初,我们开展了公共文化服务大问需和大调研活动,分析了群众对公共文化的诉求,问需和调研结果表明,基层群众有三盼,盼培训、盼活动、盼文艺骨干。”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玲在回答记者问时表示。

针对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十四五”期间,烟台将公共文化的着力点重点放在基层,建立共建共享机制,不断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进服务设施网络大提升,健全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和覆盖全域的公共旅游设施网络,形成便捷可达的“15-20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

同时,通过持续举办烟台市民文化节,每年推出万场以上文化活动,培育打造“烟台文化大讲堂”“文化星期五”、烟台冰心读书节等特色服务品牌,不断擦亮“市民节日”名片;打造“烟台文旅云”“智、尚、趣”数字服务平台,通过完善提升智慧服务、管理、营销、统计四大功能,将其打造成为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公共服务云平台。

打造两个“国”字号 全面提升现代文旅产业体系

“十四五”时期,烟台将持续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城市”两个“国”字号品牌创建,持续实施“五个一百”鲜美化工程,每年推进5大主题100个全域旅游节点项目,实现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转变;通过举办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烟台国际海岸生活节等品牌节会活动,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激发全域全季全时消费活力。

“‘十四五’期间,政府每年发放300万元以上文旅惠民消费券,让大家无论是逛景区、品美食、赏演艺,还是看电影、读好书、学艺术,都能享受到政府补贴。”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博在回答记者问时表示。

同时,烟台市将加快芝罘仙境、海上世界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强化文旅项目招引;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以及“文旅+海洋、工业、农业、康养、体育、会展、科技”八大融合业态,丰富文旅体验,激发产业活力,不断提升烟台市文旅产业发展质效。

“仙境海岸·鲜美烟台”作为烟台的城市文旅品牌,将引领烟台文旅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整合提升世界葡萄海岸、京剧码头等城市名片及县域旅游形象品牌;用好旅游招徕奖励政策,实施多元精准营销,为客源地“量身打造”个性化线路产品,不断增强烟台文旅形象知名度和美誉度。

值得注意的是,“十四五”时期是烟台市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难得机遇。“烟台市将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发挥乡村旅游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丰富乡村产业业态、增加农民综合收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翟明江表示,要让游客“看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全力打造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构建烟台版的“富春山居图”。




编辑:fujian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