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王雅洁
4月8日下午,第269场(2021年第3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发布机构包括了浙江、安徽、山东和广西四地银保监局。发布会上,山东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寿总结道,去年山东银保业围绕山东经济的四个“制高点”射出四支“金融箭”,探索出了大额授信风险处置的“山东模式”。

围绕四个制高点 射出四支金融箭
王俊寿介绍,去年山东围绕新旧动能高质量转化、乡村振兴高起点规划、海洋强省高水平建设、黄河流域高标准发展四大战略,大力推进产业金融、普惠金融、海洋金融和生态金融工作。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产业金融跟传统金融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金融是“项目找钱”,现代产业金融是“钱找项目”。
数据显示,去年山东辖区银行业对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贷款余额达4842亿,比2020年初增加将近1000亿,增长25%,实现产业增加值增长超过6.6%。其中,科技成果转换贷款累计超过了100亿,特别加大了银行业保险业之间的协同力度,保险业在知识产权质押和“三首”,即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的风险保障方面提供了将近80亿的风险保障。
“山东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我们做普惠金融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你只有蹲下去放贷款,将来才能站起来收贷款,普惠金融必须接地气,做长尾客户、最基层的客户。”王俊寿在发布会上通报,在去年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银保监局提出的2020年普惠金融目标已经顺利实现。
截至2020年末,山东辖区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4818亿元,较年初增长23.89%,农业保险保障金额突破1000亿。至此,山东也成为全国首个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破万亿元省份。
同时,山东打通基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十三五”期间辖区农商行铺设村级金融服务点1884个,辖区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100%,实现了“区县有机构、乡镇有站点、村村有人员”的保险服务网络。山东下大力气发展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推出“回乡青年创业贷”“强村贷”“本草贷”“养殖贷”“春耕农机贷”等,包括各种玉米价格保险、气象指数保险等行业创新险种也应用于山东农业和海洋牧场。
在推动海洋金融方面,山东聚焦海洋生态牧场建设、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传播等重点领域,引领金融机构加大融资力度和保险保障力度,去年全年支持海洋类的贷款余额近300亿元,保险业保障海洋交通运输的保额突破2000亿,海工装备的保额突破110亿,支持山东海洋生产总值达到全国的1/6。
创新海域使用权、渔船、燃油补贴权等新型抵质押贷款,开办海参养殖高温指数、牡蛎扇贝养殖风力指数等新型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4.16亿元;首创“深海网箱养殖保险+信贷”服务模式,连续两年获农业农村部金融支农创新试点项目,山东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达到全国的40%。
围绕金融支持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山东辖区主动对接556个省级重大项目,2020年来已入库沿黄九地市项目约2179亿元。同时做好黄河滩区居民易地安置工作,累计审批黄河滩区迁建、脱贫项目72.57亿元;通过新创立的金融辅导员工作机制深入摸排黄河滩区迁建区域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对接黄河滩区企业2000多家,提供融资280亿元。
大额授信风险处置的山东模式
面对现场记者提问的山东防控化解大型企业债务风险方面所做工作,王俊寿坦言,“山东存量金融风险化解任务非常重。3年来山东辖区处置不良贷款近7000亿元,整个山东辖区的金融风险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释放。”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山东辖区不良率已降至2.03%,全年处置不良贷款超2500亿。
“从风险的特征来看,信用风险的主要矛盾还是大客户风险,尤其是担保圈和担保链,风险沿担保圈链传导,容易造成踩踏事件,担保圈、担保链成了我们过去几年化解风险的重中之重。”在王俊寿看来,大客户风险化解也是打赢防控风险攻坚的关键战役,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必须攻坚的“拦路虎”和信用风险出清的“硬骨头”。
谈及大额授信风险处置的“山东模式”时,王俊寿表示,山东银保监局推动8部门出台加快推进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16条政策措施,全力配合地方政府化解大型企业风险、处置大额不良,成功斩断了多个担保圈风险传染,7000亿元的不良贷款累计处置量已经超过2008至2017年十年处置总额。
山东构建了政监银企协“五位一体”的风险化解和处置联动机制,加强与重点风险地市党委政府沟通,传达金融普及金融知识,通过债委会、专题协调会等机制,最大限度凝聚风险处置的各方合力。在综合研判的基础上按照“一企一策”编制大额授信风险化解的典型案例,丰富大客户风险化解处置经验库和工具箱,不断修复诚信金融生态环境。
2020年,山东辖区累计处置大额风险企业不良贷款837亿元,大额授信风险企业减少60家。
“服务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金融的‘瓷器活’。练好金融内功,做实做强本土法人机构,是我们的‘金刚钻’,为此我们加强地方法人机构金融风险化解和资本补充,风险程度得到了根本性的好转。”王俊寿如是总结。
在行业规范建设方面,山东持续加大金融监管处罚力度。三年来山东辖区共处罚金融机构742家次,金额2.88亿元,是过去处罚金额的1.8倍。
去年,尤其对保险领域的治理是空前的,山东市县一级有了监管的“探头”,并对整个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摸排,对风险和乱象进行了梳理。2020年,山东辖区全年依法清理劣质及无资格中介机构120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