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观点锐评 - 警惕盲盒沦为商家清库存的手段
警惕盲盒沦为商家清库存的手段
加入时间:2021-3-17 10:06:40  来源:中国青年报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这句《阿甘正传》里的经典台词,是当下一些盲盒爱好者的座右铭。据《法治日报》报道,盲盒原本是充满随机性与惊喜的“快乐盒”,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商家变成了清库存、以次充好的“垃圾盒”。

  为什么盲盒受到如此青睐?因为其既包含随机的“惊喜”,也有“改娃”“换娃”等激活社交的潜在功能。这种新型营销手段,无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不法商贩打着“隐藏彩蛋”的噱头,贩卖假冒伪劣产品,把出厂价连市场价零头都不到的“隐藏款”卖出几千元高价,不仅构成了对消费者的欺诈,也给盲盒、福袋这种新型营销蒙上了不小的阴影。

  盲盒“揭秘”之后,通常意味着其高附加值消失,于是商家多标注“售出不退不换”。商家发布高价值商品的图片、信息等诱导消费者购买福袋,到手后却是劣质品、残次品,因为“丑话说在前面”,消费者只能忍气吞声。以获得高附加值商品的“幌子”忽悠消费者购买,盲盒之“盲”竟成为商家行使欺诈的手段。

  因此,不能让盲盒变成监管的“盲区”。市场监管部门和电商平台有义务进行监管,设立盲盒、福袋营销行为的相关规则。应该以公平交易为前提,明确销售价格对商品市场价值相一致的原则,不得随意定价,更不应通过将少数高价商品列为“彩蛋”的方式,忽悠消费者购买质次价高的无用产品。

  盲盒之“盲”,不应是消费者行为的“盲目”,也不应是商家的“盲干”,更不是监管领域的“盲区”。树立行业准则,让盲盒重回未知惊喜本身,应当成为市场的共识。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聚焦主责主业 ,山东省属国企清退65户非主业企业,
·> 补贴6.4亿实现盈利,岚图汽车真的赚钱了吗
·> 山东这家上市公司20cm涨停后撇清 “核概念”,疑与 “蛇吞象” 收购有关
·> 通过港交所聆讯!八马茶业“礼盒经济学”将迎大考
·> 毛利率90%的企查查,职工薪酬行业“倒数”?
·> 用友网络被暂停军采,王文京控股其他企业被同步暂停
·> 贵金属集体狂飙!年内已有4只黄金股翻倍,涨幅最高的是山东这家企业
·> 山东这只年涨500%大牛股又现“20cm”涨停,发生了什么?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5182043号-1 公安备案号:鲁公网安备370100020002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20027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