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王伟 12月3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在济南举办,经济导报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省生态环境厅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21年,安排沿黄9市中央生态环境污染防治资金18.47亿元,省级对下转移支付资金18.23亿元,支持沿黄9市开展污染防治攻坚。 今年1—10月份,沿黄9市空气质量继续好转,PM2.5、PM10、SO2、NO2、O3和CO浓度分别为40μg/m3、73μg/m3、12μg/m3、27μg/m3 、180μg/m3和1.2 mg/m3,同比分别改善13%、9.9%、7.7%、10%、4.8%和20%;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48,同比改善10.2%。在水环境方面,聚焦“保三、增三、消劣五”全力攻坚。今年1—10月份,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17个国控监测点位,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的比例为88.2%;沿黄9市内的87个国控断面中,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的比例为64.4%,劣五类水体全部清零。21处县级及以上引黄水源地,水质全部稳定达标。截至目前,全省2021年新增4000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已全部完工,500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程也已经全部完工。以深入落实“湾长制”为抓手,坚持陆海统筹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位于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前三个季度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分别为87.5%、84.6%和78%,同比提高14.3%、9.8%、4.4%。今年4—7月份,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有关部门开展了危险废物拉网式起底式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沿黄9市累计检查工业企业19226家,排查废弃厂房等重点场所23658个。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力度,1—10月份,沿黄9市生态环境部门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5647件。 深入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自2017年开始,每年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99个重点问题整治销号率达到100%,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4107个违法违规问题整治销号率达到100%。大力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截至目前,山东省共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7个,其中沿黄9市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个。2021年,山东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二名。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