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了当地金融机构的支持,山东鸣川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新产品大批量生产排上日程。 |
南海新区充分利用政策工具箱,积极为金融机构申请各类专项资金补贴,充分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记者 于慧年 通讯员 刘昌勇
近日,为助推小微企业发展,威海南海新区聚焦企业的融资难题,采取多项创新举措,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优良环境。 为企业“送”贷款 这两天,山东鸣川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栋脸上喜气洋洋——南海新区科技金融局帮忙申请的300万创业贷款到账了。贷款到账后原材料采购和供应链问题一解决,新产品的大批量生产便能排上日程。 山东鸣川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初创型科技企业,致力于研发、生产移动源污染物排放监控产品。新项目的研发让鸣川出现了资金短板。南海新区科技金融局工作人员在走访时了解到鸣川公司的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了区内银行,现场查看生产车间、库房,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为该企业制定了初步贷款方案。 为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南海新区积极开展普惠金融宣传走访活动,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资金需求,做好金融服务,助力小微企业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走访,将最新普惠金融政策送到群众手中,同时倾听群众的心声,及时收集金融服务建议。 政金企精准对接 不久前,在“送政策、真服务、解难题”企业大走访中,南海新区科技金融局工作人员了解到,受国际形势影响,全球范围内“芯片荒”愈演愈烈。新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二极管封装测试业务,而芯片是二极管的核心材料,因此急需采购大量芯片,抢占市场的材料主导权。但是由于企业固定资产投入大,导致流动资金较少,存在资金缺口。 了解情况后,南海新区科技金融局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区内银行对其进行贷前调查,并针对企业缺乏有效抵押、担保问题,主动联系威海市蓝泰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其进行担保。威海新晶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建勤说:“在这笔资金的支持下,我们的订单源源不断,已经排到了明年3月份。” 近年来,针对小微企业短平快、低成本的融资需求,南海新区金融机构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聚焦企业对金融政策服务掌握不全面的问题,坚持“一线工作法”。通过优化授信审批流程、精简材料、加强考核等一系列措施,精准有效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营商环境的改善,企业感受最深。为了鼓励金融机构更多让利中小微企业,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南海新区充分利用政策工具箱,积极为金融机构申请各类专项资金补贴,充分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下一步我们将强化政金企精准对接,指导区内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当地‘三农’及实体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拓宽企业获得信贷渠道,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强化金融要素属性,延伸金融赋能触角,提升企业获得信贷便利度,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威海南海新区科技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南海新区已经帮助区内企业办理金融贷款30亿元,新增担保近5000万元,有效提升了市场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