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琼
滨州一方面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首要任务,护美绿水青山,让黄河畔新绿生;另一方面,正在实现从新旧动能转换到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提升。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加持下,拥有高端铝、精细化工、家纺纺织等五大千亿级传统产业集群的滨州,正在释放着高质量发展新空间。这一点,从魏桥轻量化基地首台全铝车身下线的速度便能体现。滨州,正迎来高质量发展时刻。
早在今年5月31日,滨州即印发实施了《滨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同时配套制定了《滨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滨州市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1年工作要点》等,构建起从“规划图”到“施工图”的一揽子政策体系,为推进黄河战略实施提供了遵循依据。
最近几年来,滨州市委、市政府决策层意识到,在绿色潮动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下,落实“双碳”目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恰逢其势。
滨州立足创新发展所需,聚焦“十强”产业转型所求,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规划建设了37平方公里的渤海科创城,以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魏桥国科研究院为战略支点,加快构建“产学研金服用”科创体系和“五院十校N基地”创新格局,渤海科创城已纳入全省区域发展重大布局。高端铝、精细化工、家纺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转型发展,提速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去年营业收入达到10234亿元。
中高端铝制品占比达到50.1%,较上年提升15.1个百分点,高端铝产业被科技部认定为全国唯一的高端铝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0月19日,魏桥轻量化基地首台全铝车身下线,速度之快有目共睹,这推动着滨州铝产业由“规模最大”转向“价值最优”。
位于邹平市的开泰集团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于一体的国内最大的智能抛喷丸装备、环保设备、金属磨料、耐磨配件专业生产商,也是一家提供全方位抛丸、喷砂工艺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据开泰集团副总经理吴成民介绍,公司专注于金属磨料领域至今已有20年,金属磨料产业位居全球第三位、国内第一位,国内市场占有率30%。公司主营产品高碳铸钢丸和砂的生产工艺与成套装备被山东省科技厅鉴定为填补国内空白,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解决多项卡脖子技术,曾为奥运鸟巢、央视新台、金茂大厦、杭州湾跨海大桥、苏通长江大桥、西气东输管道、川气东送、京沪高铁等重大项目、工程提供技术服务。
“开泰智能研究院聚焦智能表面处理成套装备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通过与荷兰、芬兰、新加坡等子公司研发机构开展国际协同创新,建立起多层次、网络化的创新体系。与山东大学、济南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深化产学研一体的创新平台。”吴成民说,“公司注重科技研发,成立抛喷丸智能化研发部、智能机器人与控制研发部、特种材料与铸造研发部、节能高效风机研发部。这为开泰进一步做大做强注入新的动力,也为县域工业转型发展,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聚集注入新的活力。”
据悉,滨州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现代服务业等“五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去年营业收入达到1102亿元,增长46.3%,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6.7%、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