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琼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滨州市委、市政府聚焦生态保护修复、新旧动能转换、创新生态构建、黄河文化传承弘扬等重点领域,积极谋划、狠抓落实,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滨州样板”。
10月28-29日,记者随“黄河时代 滨州答卷”采访团,深入滨州市4个沿黄县市区,探索滨州市在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和防汛抢险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和典型事迹。
无论是泛舟小开河湿地公园看百鸟翻飞、蒲苇招展,感受盐碱地上的“绿色奇迹”;或徜徉在西纸坊黄河古村的林间看一场黄河画展,通过摄影师的镜头感受黄河古村的变化;还是站在黄河下游防汛前沿的梯子坝险工,重温邹平人民的治黄史;或置身于黄河植物园“西榭花语”的菊花花海,与绚丽秋光来一场浪漫的邂逅;亦或是漫步于“天然氧吧”打渔张森林公园中看林海茫茫,听百鸟鸣唱、水声涛涛。每一处的风景、历史无不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从最初的治黄治水治沙、生态修复,发展为现在一处处集防洪、生态展示、湿地科普等于一体的可供市民放松身心、休闲游览、观光度假的公园、湿地、植物园……
近年来,滨州一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首要任务。
据悉,今年滨州深入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围绕违规取水用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31类重点整治领域全面排查,截至9月底排查出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去年以来,滨州完成重点水利工程49项、治理骨干河道260公里、加固病险水库水闸除险27座,重点骨干河道治理实现全覆盖,病险水闸隐患基本消除;深入实施水源调蓄工程,启动“水亿方”鲁北水库规划建设,6座小型水库稳步推进,上半年已完成投资4.3亿元,占总投资的83%;集约节约用水水平显著提升,全市6个县市区成功创建全国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403万亩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全面告捷、农业用水基本实现“精准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