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韩祖亦
作为2021年年报披露前的最后一份财务报告,三季报对于A股市场预估全年业绩意义重大。据经济导报记者统计,在上半年鲁股开创性地向市场奉上“千亿级”中期成绩单,总盈利达1118.18亿元的基础上,山东板块再接再厉——1595.57亿的前3季度净利润总额,大幅超过去年同期的962.87亿;33家上市鲁企净利润以十亿计,较去年同期的25家显著扩容;更有万华化学(600309.SH)实现净利近200亿,兖州煤业(600188.SH)净利115.32亿,海尔智家(600690.SH)与百亿盈利仅差毫厘,“领头羊”效应凸显……
毫无疑问,2021年山东板块盈利总额再创“里程碑式”的新纪录已是板上钉钉,能否冲击2000亿大关更是值得期待。
“百十亿军团”贡献近8成盈利
在1595.57亿的总成绩单中,净利润超十亿甚至破百亿的“百十亿军团”依旧贡献最为显著,对于整个山东板块的业绩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2只净利破百亿“领头羊”,加上33只“十亿级”个股,共计实现净利润1217.91亿,占比达到76%,也较去年同期25只“十亿级”鲁股合计贡献的651.53亿元净利润水平,在“含金量”上近乎翻番。
受益于下游需求回暖、化工行业景气度高企,MDI制造业龙头万华化学前3季营收强势突破千亿大关,净利润高达195.42亿,同比分别增长117.99%、265.32%,重新夺回前3季“盈利王”的宝座。而市场更为期待的是,今年全年,万华化学将把单一鲁股盈利额的“天花板”提升到怎样的高度。
兖州煤业、海尔智家、潍柴动力(000338.SZ)紧随其后,分别实现了115.32亿、99.35亿、79亿的可观净利润。照此势头,海尔智家、潍柴动力全年业绩破百亿,已成为大概率事件。对于最终“百亿军团”能够集结几只鲁股,我们拭目以待。
因新冠肺炎疫情,身处医疗防护行业成长风口的英科医疗(300677.SZ),继续稳居山东板块上市民企榜首,也向市场展现了创业板鲁股的成长能力。前3季度,其实现营业收入136.47亿,同比增长52.56%;净利润69.43亿,同比增长58.77%,已逼近去年全年70.07亿的利润总额。而这一盈利水平与2019年、2020年同期的1.26亿、43.73亿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此外,华鲁恒升(600426.SH)、青岛啤酒(600600.SH)、鲁西化工(000830.SZ)、蓝帆医疗(002382.SZ)、歌尔股份(002241.SZ)、青岛港(601298.SH)、山东钢铁(600022.SH)、太阳纸业(002078.SZ)、青农商行(002958.SZ)、中泰证券(600918.SH)、南山铝业(600219.SH)、青岛银行(002948.SZ)、晨鸣纸业(000488.SZ)、齐翔腾达(002408.SZ)、齐鲁银行(601665.SH)、山东高速(600350.SH)、博汇纸业(600966.SH)、维远股份(600955.SH)、华电国际(600027.SH)、中航沈飞(600760.SH)等30只鲁股,也实现了“十亿级”业绩。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上半年“十亿军团”的排名情况,前3季度不少鲁股在位次上也出现了上下波动。
今年上半年以24.16亿净利润名列鲁股“盈利榜”第十位的青岛啤酒,在第三季度持续发力,单季大赚11.95亿,最终凭借36.11亿的前3季度总净利,强势赶超蓝帆医疗、华电国际和鲁西化工,一举将名次提升至第七位。其营业收入、净利润也同时创下历史最好成绩。
而华电国际在第三季度出现了高达17.74亿的亏损,使其在前3季度“盈利榜”上的位次,由中报时的第8位滑落至第24位。
前3季度鲁股“百十亿军团”

(制表:韩祖亦 数据来源:Wind)
尽显成长本色
成长,是2021年鲁股三季报传递给市场的又一关键词。据经济导报记者统计,前3季度,163只鲁股实现了净利润的同比正向增长,占比达64%。更有61只实现了倍数增长,领跑整个山东板块。
究其原因,化工、机械设备、医药生物、造纸、有色金属等诸多鲁股“拳头”行业景气度的提升,为所属个股前3季度业绩腾飞插上了翅膀。
其中,除大盘蓝筹股外,作为我国中小、科创企业中的佼佼者,中小板、创业板及科创板鲁股表现亮眼,尽显成长本色。
在前3季“增长榜”前十中,创业板鲁股一举占据4个席位。联创股份(300343.SZ)、精准信息(300099.SZ)、东岳硅材(300821.SZ)分别实现了658.29%、609.93%、589.35%的可观净利润同比增速,而康跃科技(300391.SZ)更是创下了惊人的111倍增长。此外,阳谷华泰(300121.SZ)、赛托生物(300583.SZ)、盈康生命(300143.SZ)、普联软件(300996.SZ)等,净利润同比增幅亦超过100%。
在“明星股”英科医疗的带领下,加之东岳硅材的7.78亿、光威复材(300699.SZ)的6.18亿、国瓷材料(300285.SZ)的6.01亿、中际旭创(300308.SZ)的5.60亿……50只创业板鲁股中有44只前3季实现盈利,共计贡献了140.08亿的净利润。
此外,丰元股份(002805.SZ)、三维化学(002469.SZ)、未名医药(002581.SZ)、泰和新材(002254.SZ)、软控股份(002073.SZ)、保龄宝(002286.SZ)等14只中小板鲁股,以及山大地纬(688579.SH)、青达环保(688501.SH)、高测股份(688226.SH)等科创板鲁股,均在前3季实现了倍速增长。
挑战犹存
不容忽视的是,相较上半年逾7成鲁股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增速超100%的多达76只的优异成绩,不少鲁股的生产经营在第三季度显然面临了更多挑战。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因防护手套价格较2020年第三季度有较大幅度下降,护理事业部受国内外疫情订单减少影响,盈利情况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心脑血管事业部支架业务受国内集采和国外疫情反复影响,业绩出现亏损等因素,凭借34.19亿净利润位居前3季鲁股“盈利榜”第九位的蓝帆医疗,第三季度便出现了2300万元的亏损。
华电国际、益生股份(002458.SZ)、康欣新材(600076.SH)、兰剑智能(688557.SH)、恒通股份(603223.SH)、民和股份(002234.SZ)等也如蓝帆医疗一般,虽然前3季度实现盈利,但仍被第三季度的亏损“拖了后腿”。
更有山东黄金(600547.SH)、克劳斯(600579.SH)、中通客车(000957.SZ)、济南高新(600807.SH)、美晨生态(300237.SZ)、威奥股份(605001.SH)、山东华鹏(603021.SH)等35只鲁股宣布今年前3季度出现亏损。这一数量高于去年同期的29只,更超过了2019年同期的18只。
而其中,也不乏那些去年全年已报亏损的鲁股。尤其是克劳斯、济南高新、*ST东洋(002086.SZ)、兴民智通(002355.SZ)、浪潮软件(600756.SH)、*ST亚星(600319)、中润资源(000506.SZ)、宏创控股(002379.SZ)、朗源股份(300175.SZ)、*ST金正(002470.SZ)、青岛中程(300208.SZ)、中锐股份(002374.SZ)、ST美讯(600898.SH)等17只鲁股已经拉响警报。为避免被“披星戴帽”甚至暂停上市,最后一个季度的扭亏任务来不得半点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