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淄博将医保服务触角最大限度向群众身边延伸,图为工作人员帮助群众实现“一次办好”。 |
淄博市加快推进基层医保服务站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医保服务站2058家,“15分钟医保服务圈”成效初显 ◆记者 周海波
10月15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邀请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陆汉明,市医疗保障局二级调研员孟庆木,市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市医保中心主任郝旗峰,就今年以来为群众办实事的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出的有关问题。 完善保障民生的政策制度 今年来,淄博市医保局稳步提高待遇水平。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民生实事改革工作要求,发布实施8大项、17小项医保新政,涉及提高大病保险待遇、提升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降低参保人个人自负比例、扩大门诊慢性病保障范围等惠民措施。市医保局积极研究拓宽个人账户资金使用范围,推进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工作。全市2520家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支持职工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群众就医负担进一步降低。 畅通购药双渠道。开通8家规模大、厂家指定授权的零售药店作为医保特药定点药店,并在全市遴选235名医师作为特药责任医师。2020年,淄博市推出全省首个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淄博齐惠保”,投保人数121万人,截至今年9月底,已累计赔付9720余万元。今年以来,“淄博齐惠保”产品再次升级,参保人数已突破80万人。 加快推进基层医保服务站建设,将医保服务触角最大限度向群众身边延伸,全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医保服务站2058家,“15分钟医保服务圈”成效初显。围绕“一窗办”“一次办”,打造快捷经办服务体系。统一全市医疗保障综合柜员制标准流程,办事群众只需跑一个窗口即可办理所有医保服务事项。大幅缩减办结时限和申办材料,36项事项办结时限由原来的942个工作日压缩到297个工作日,整体压缩时限达68.5%。实行容缺服务、代办服务,群众办事实现“只需来一次,一次就办好”。 围绕“网上办”、“掌上办”,打造智慧型医保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医保不见面服务模式,推出微信、支付宝“淄博医保”小程序,将医疗保障各项服务事项推送到互联网端和移动终端,实现“网上办”“掌上办”。 充分释放集采制度改革红利 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自2019年实行以来,市医保局已经落实了四批国家组织集采药品中选结果,相比较原采购价,药品分别降幅64.46%、74.45%、66.89%、52%,显著降低了患者负担,特别是一些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重大疾病用药大幅降价,患者获得感明显,但同时也存在集采药品供不应求的问题。 市医保局自成立以来,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全力守护群众的“救命钱”,避免医保基金成为新的“唐僧肉”。截至目前,已累计暂停定点医药机构医保协议523家次,解除医保协议132家,追回医保基金1.02亿元,有效维护了医保基金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