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近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山东省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情况。2021年前三季度,山东进出口总值达2.1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36.8%,比2019年同期增长41.9%。其中,出口1.23万亿元,增长39.3%,比2019年同期增长52.0%;进口8854.6亿元,增长33.4%,比2019年同期增长29.8%。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速在前六大主要外贸省市中均位居首位。
10月19日,经济导报记者走访调研了山东多家外向型以及有外贸出口业务的企业获悉,在内外部环境等多重压力下,外贸企业纷纷使出“杀手锏”——利用创新产品、线上营销、出口转内销等多元化手段迎来“二次嬗变”。
用好线上平台
“今年2月份开始,铝、铁等金属价格涨幅每天都在变化,个别品类的原材料涨幅在40%左右,现在还在持续上涨。”从事外贸制造业20余年的“老外贸人”徐德福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今年受多重因素影响,出口企业的综合成本涨幅明显,利润率一降再降。
如何求生存?如何稳定客户?如何顺利转型?面对这些问题,山东外贸企业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疫情之下,国际贸易面临不确定性,国际人员交流受阻。通过两年的磨合,我们推出了线上多平台的英语直播和销售模块,加快了向数字化和科技化转型的步伐。”作为山东代表参与2021年广交会的企业之一——山东星宇手套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刘佳表示,在线下参展的同时,企业工作人员也在线上与客户预约洽谈,进行产品直播,用3R技术(VR、AR、MR)直接演示新产品。“线上线下结合的效果比预期要好很多,客户预约洽谈的效果相当不错。广交会是我们历年来跟客户洽谈的平台之一,今年线上客户对我们线下参展的产品也非常感兴趣。”
刘佳表示,传统的线下贸易模式受到影响,开拓客源的渠道正在变得多元化,企业需要尽快调整适应。“以前做外贸可以在线下与客户直接对接,客户可以体验产品,更加简单,但在国际贸易仍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如何将产品更好地展示给客户,我们前前后后试错、讲解培训,经过几百遍的磨合之后才有了今天的流量和订单。”

据了解,山东也在不断涌现外贸线上新业态。为了解决跨境电商货物退货过程中出现的成本高、周期长、监管难等问题,山东首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已在威海综合保税区投入运营,运转正常。
山东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山东省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鼓励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转型,利用阿里巴巴国际站、京东国际等网上平台拓展数字化营销渠道,帮助企业利用海外仓扩大出口,支持市场采购贸易与跨境电商融合发展。
创新产品赢得市场
作为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文登威力工具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威力工具”),销售额逆市飘红。10月19日,刚刚结束了广交会的行程,该公司总经理于金汕便接受了经济导报记者的采访,他介绍,“从出口的营销数据来看,截至目前,我们2021年的销售额比2020年已经增长了25%至30%。”
在数字增长的背后,是威力工具“蛰伏”多年,用创新换来的高质量转型和发展。“我们做五金工具起家。别看我们的工具外表跟普通扳手、锤子等手动工具差不多,但每一个里面都安装了‘智能芯’,哪个要是‘走丢’立马就能知道,客户可以实时了解工具的使用情况。”于金汕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在2020年8月3日,中国第二次青藏科考队的科学家们成功在高原湖纳木错湖底钻取到144.79米的超长岩芯,在这个过程中,集团下属子公司威海市力钰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威达品牌管钳发挥了很大的助力作用,成功对抗纳木错湖暴雨、暴晒、暴风雪等恶劣的气候条件,依然保持硬度和扭力,品质过硬。

“2020年面对疫情的严峻考验,企业把创新、做新产品作为企业发展的主旋律。全员创新的模式形成了强大动力,让我们在市场中及时转‘危’为‘机’,外贸出口的全线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于金汕介绍,如今的威力工具,砍掉了上百种需求量少的低端产品,将技术含量较低的三扳产品、各类包装材料等实行了外包、代加工,集中优势力量搞创新。威力工具的“工作准则”要求,“每一个工作日诞生一个新产品或是研发一个新专利”。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山东省机电产品出口大幅增长45.0%,并且在出口总值中的占比提升了1.7个百分点。经济导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出口企业涨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客户买不买账,行业竞争情况等因素都在影响着最终的涨价决策。
于金汕认为,从市场角度来讲,跟客户谈涨价要有底气。“常规产品价格非常透明,但开发的新产品有卖点,议价权就在我们手中,企业的生产订单就有更高的利润。”据介绍,2020年以来,威力工具外贸全线产品已经两次调高价格,在行业内引领了新风尚。如今,由威力工具自主研发的可换头航空剪、带wifi功能的高智能数显扭矩扳手等100多件创新产品已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并打破了国际垄断。于金汕介绍,下一步公司还将继续加大新产品的开发,让中国“智造”享誉全球。
谋变打造开放新高地
随着国内经济恢复发展,全球贸易逐渐回暖,以及山东省提升跨境贸易便利等政策效果的日渐显现,影响山东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持续增多。
10月19日,山东省原产地签证技术联盟在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成立,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原产地签证技术联盟。据了解,优惠原产地证书是国际贸易货物享受进口方自由贸易协定等差别化关税待遇的重要凭证,素有“纸黄金”之称。通过优惠原产地证书,山东出口货物可在国外获取关税减免,帮助企业降低跨境贸易成本。
![]()
在降成本之外,如何发挥民营外贸企业的主力军作用也是“胜算”关键。济南海关副关长张艺兵认为,近年来,民营企业稳居山东省外贸第一大经营主体,发展活力充分释放,是山东外贸发展的中坚力量。他认为,在国家支持外贸稳增长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山东省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高水平开放平台不断完善的新机遇下,民营企业市场反应灵敏、经营策略灵活、开拓意愿强烈,将在山东外贸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主力军作用。
“应围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目标,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引领,积极对标国际先进规则与做法,查找短板弱项,着力在促进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等方面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取得更多具有首创性、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广杰表示,面对境外疫情蔓延的形势,山东既要立足当前、积极应对,又要着眼长远,坚持以扩大开放倒逼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创新、流程再造,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开放型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为山东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