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王伟 李元春
10月1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滨州专场。经济导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滨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1%、列全省第六位。今年1-8月份,滨州固定资产投资、地方级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等指标增速列全省第一位,多数经济指标持续保持在全省前列。
滨州产业基础雄厚,2020年,五大优势产业集群——高端铝业、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营收超过1万亿,达到10234亿元。果糖和金属板材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一位,粮食、肉牛加工量居全国第一位,绳网和厨具市场份额位居全国第一位。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7406亿元,列全省第四位。

“十三五”时期,滨州高新技术企业、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在2020年全省科技领域考核中,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数量、研发投入强度、技术合同成交额都列全省第一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列全省第四位,科创领域总成绩列全省第一位。
当前,滨州正在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五院十校N基地”创新布局初步形成。总投资近23.8亿元的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从决策到建成用了不到一年时间,研发、科技服务机构签约率达100%;魏桥集团与国科大共建了魏桥国科研究院和渤海科技大学,合作的“中科系”院所就有13家,超高精细光刻胶、激光选通成像等重大攻关项目都实现了转化落地,可以说,再一次打响了“智者智城”的城市品牌。
滨州有开放的味道,这个味道主要体现在全面的开放格局上。滨州拥有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8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保税物流中心,1处内陆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正在申报综合保税区,已与17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贸易往来的企业达532家,连续4年入选中国外贸百强市。
特别是,作为国家级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六高五铁十专线十高速”建设加快推进,大高通用机场加速升级改造,滨州港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可以说,一个通达全国、联通全球的高层次开放格局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