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观点锐评 - “高仿健康码”是“科技作恶”
“高仿健康码”是“科技作恶”
加入时间:2021-1-14 10:24:3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近日有网民爆料,某应用软件商店出现了一款名为“健康码演示”的产品,可以根据用户个人需求,随意显示各地健康码、复工码、通行码,绿码、黄码、橙码、红码等状态也可“按需定制”。在国内多地防疫形势仍比较复杂的背景下,该产品上架半年多已迭代更新12次,下载量已超千次。“高仿健康码”到底意欲何为?科技作恶的后果不堪设想。

  用于疫情防控的健康码,是当前国内公共场所防疫的第一道关口,管理人员能够快速地初步识别重点人群并采取措施。进入地铁站、公交车、大型商场、办公楼、医院,“亮码”“扫码”也逐渐成为公民的自觉行为。

  科技向善,让生活更美好;但科技作恶,第一步就偏离了正道。当居心叵测者炮制“高仿健康码”,那些原本可能有感染风险甚至已感染的人员,就能在公共场所自由进出,还能跨省流动,极有可能成为疫情扩散的导火线。

  “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场”,这是生意人眼中的“王道”,但不当需求、违法需求也应该支持吗?制造这种“神器”的人,或是为了博眼球哗众取宠,或是为了彰显自身产品的技术高明,但只满足目标用户需求,枉顾广大公众的生命健康,扰乱公共安全,其行为已涉嫌违法犯罪。

  像类似变了味儿的“科技产品”不一而足,例如,有企业研发了监控员工工作状态的“智能坐垫”,有企业开发了专门计算工作如厕时间的计时器,有企业则用大数据分析“专杀”熟客。这其中,有些产品是逾越了法律边界,有些产品则已触碰了人性底线。

  游走在边缘地带的所谓“高科技”,终究会作茧自缚,不仅赢不了市场,反而会落下一地鸡毛。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经导财评丨规范收费行为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7份行政许可公布,涉及工商银行威海分行行长等
·> 低至0.01%!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
·>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押宝”AI智驾辅助
·> 出口额激增16.1%和15.2%!纺织鲁企“出海”创新突围
·> 山东金融管理部门联合部署 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 2025年山东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