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高新区以资本穿针引线 新兴产业长成“小巨人” 基金小镇“串起”绿色产业链
◆记者 张庆海 王均启
为进一步创新和完善金融调控,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枣庄高新区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集聚发展,依法合规、防范风险”的运营理念,积极调动多方面资源,加速推动枣庄凤鸣基金小镇建设运营。目前,凤鸣基金小镇以基金为线,串起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长成“小巨人”。
加大政策扶持 推动金融产业集聚
凤鸣基金小镇于2019年11月开始筹建,今年元旦正式运营。为建设小镇,枣庄市政府推出提供办公场所、鼓励扩大资金规模、支持对枣庄小微企业股权投资、落实地方贡献奖励等4项企业入驻优惠政策,枣庄高新区配套推出落户扶持、规模发展与投资奖励、地方贡献奖励与扶持、管理人才奖励、限售股转让扶持等5项扶持措施,帮助入驻企业解决场所、资金等问题。小镇管理运营网站及微信公众号于2月相继上线,通过广泛宣传推介,积极吸引社会资本设立各类投资基金,推动产业基金及各类股权投资机构大量集聚。 今年以来,凤鸣基金小镇已先后引进枣庄绿行股权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公司)、山东常时言蹊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山东华玺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等12只基金入驻,新增基金规模4.6亿元。小镇目前基金管理总规模达到126亿元,初步建成生态合理、多元化、多层次的区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体系。
提升服务效能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凤鸣基金小镇以“一站式服务”作为运营特色,充分听取已入驻机构、项目方的需求和诉求,通过政府引导,小镇多方联动,为入驻机构、项目做好配套服务。 小镇积极应对疫情,推行企业开办“零见面”,大力推进企业开办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费用,加快建立企业开办“一门进出,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次采集、一网通办、一步办结”服务模式,让“一次也不用跑”成为常态。通过平台同步办理审批,整个流程不需要企业负责人来现场,全程由小镇管理运营公司托管代办,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投融零距离的营商环境。
畅通投融渠道 缓解企业融资压力
凤鸣基金小镇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投资机构与融资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加快推动基金向锂电、光电、新医药、智能制造、大数据等“锂光医智大”产业集聚,向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项目集聚。 借助50亿元省新旧动能转换浙大网新高端装备产业母基金及30亿元企业并购重组基金落户高新区的契机,积极推荐智光通讯、维信诺、益源环保、精工电子、鲁南大数据、宜维检测等项目入选省新旧动能基金培育后备资源库,目前,小镇基金对市内项目投资规模达5.88亿元,有效促进基金与区域产业深度融合。
探索基金招商 助推产业升级发展
凤鸣镇开启“基金招商”“金融招商”模式,以基金为线,串起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 依托高新区现有锂电池产业优势,枣庄网新股权投资基金先后引入落地国晟电池科技5G“互联网+出行”锂电池生产、北京电小二“张飞出行”项目以及威固新能源科技“固态锂离子电池”等项目,带动区域内锂电池上下游产业集群发展,对提升高新区锂电产业综合竞争力起到积极助推作用。设立专项政府产业直投基金用于投资优质项目,实现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各企业均有机会实现政府作为LP进入本单位。 枣庄高新财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先后设立10余只股权投资基金,重点参股及股权投资“锂光医智大”重点产业优质项目。其中,枣庄新源新业股权投资基金股权投资精工电子2.11亿元;枣庄财金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出资1.44亿元支持山东智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枣庄网新股权投资基金支持山东国晟电池科技有限公司1000万元;枣庄绿行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张飞出行”山东总部基地项目20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