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楼市 - 有楼盘房价比三年前还低,环京楼市为什么卖不动?
有楼盘房价比三年前还低,环京楼市为什么卖不动?
加入时间:2020-9-16 9:19:38  来源:第一财经

       有楼盘房价比三年前还低,环京楼市为什么卖不动?

  作者:孙梦凡

  9月的河北阴雨连绵,晚八点,郝青还在冒雨往楼盘带客。“今年市场不好做,有项目开盘半年多还剩三栋卖不出去。”即便身处省会石家庄,他丝毫没感受到楼市火热,言语间透露出接受现实的无奈。

  郝青选择坚持,但有房产中介已经离开,去西安或此前火热的深圳。一位在石家庄打拼近二十年的地产从业者,疫情后抵挡不住市场诱惑,选择南下大湾区捞金,平稳而沉闷的河北楼市,被他抛在身后。

  放眼至全国,这并非普遍现象。随着疫情后楼市逐步复苏,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均走出一波火热行情,唯独京津冀楼市不温不火,环京区域如石家庄、天津两城甚至因房价下跌而“冲上热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8月,全国70城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35%,其中上涨城市数量为47个,持平城市5个,下跌城市18个,石家庄、天津两地二手房价同环比均位于下跌行列。

  “近两年天津房价一直缓慢下跌,不少项目早就赔本卖了。”有业内人士透露。京津冀在政策严控下,此前虚高的房价泡沫被控制住,并逐步回归理性,只要调控不放松、产业发展待提升,房价就没有炒作和大幅上涨的空间。

  房价从高峰跌落

  这是郝青做房产中介的第五年。在波诡云谲的河北楼市,他曾栽过跟头,花几十万首付从小开发商那里入手一套房,结果烂尾至今。9月中旬,他带客户前往某新房售楼处,期望能新开一单。

  售楼处逼近三环,在尚不发达的石家庄,这里已算偏僻。阴雨浇透还未铺满柏油的泥土路面,四周除零星的路人和来往车辆,少见生活气息。“石家庄发展潜力在二环外,很多房企在这拿地。”郝青对着灰黢黢的工地说。

  三三两两的看房者散落各处,他们冲着该楼盘加推的几套房源而来。置业顾问游走其间,大力宣扬有九折优惠。实际上,目前在售房源均价为每平方米11000元,已较一期已售房源每平方米降价1000元。

  对此番降价幅度,郝青并不惊讶。“石家庄房价算稳定下来了,2016年到2017年,房价一路飙涨至顶峰。现在一些卖到两万的项目,当时能卖两万六七。当下,虚高的房价已经滑落,上涨空间不大。”

  郝青的看法,从一组数据处得到证实。据世联行监测,2020年8月,石家庄全区成交均价为14595元/㎡,环比下降3%,同比去年下降3.55%;全市范围二手住宅挂牌均价为15452元/㎡,环比下降0.1%。

  将时间拉长,下跌趋势同样明显。“石家庄自2018年起经历一波房价下行的小趋势,从二手房挂牌价格看,由2018年1月16692元/平方米下行至15278元/平方米,下跌幅度约8.5%。”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同属河北的“北三县”房价跌幅更为惊人。易居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在市场火热的2017年,燕郊月度新房成交均价曾逼近28296元/平方米,此后一路曲折下跌,截至2020年7月已降至18818 元/平方米。

  天津也陷入房价下跌“罗生门”。日前,因媒体报道“天津房价进入下降通道:1平米降5000元、两周降价72万”,该市住建委紧急发声,称今年疫情过后,天津市房地产市场“价升量稳”,一直在合理区间运行。

  早在去年,便有天津市民在领导留言板上反映,某龙头房企项目4月份售价还在15000元/平方米~17000元/平方米,10月小高层大幅降价至12000元/平方米。对此,天津官方回复称,此举系开发商正常营销行为。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反映,近年来天津房地产市场一直低迷,热销项目少,单盘爆发能力不佳,去化率甚至低至40%,开发商盈利空间极为有限。即便如此,为尽快回笼资金,不少房企仍选择折价亏本甩卖。

  “从二手房挂牌价格看,房价下降趋势尤为明显,天津自2018年7月的22819元/平方米下探到2020年7月的20088元/平方米,下跌幅度近12%。”张波称。

  2020年5月31日,天津宝坻区住建委召开房地产市场整顿工作会,直言各房地产企业不得恶意降价、攀比降价,要营造好的市场环境,稳房价,提信心,培育宝坻区的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投资离场、刚需负重

  作为全国最受瞩目的地区之一,环京楼市曾借行业上涨周期及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利好,在2016年完成量价的快速上涨。大量购房者涌入,其中夹杂着刚需群体,以及被市场热情鼓动的投资客。

  郝青则往前回溯得更久。“石家庄房价还没起来时,没有大开发商来投资,都是本土企业,加上全省大搞三年大变样,很多项目五证不全便入市销售。2016年,市场加速火爆,期间房价翻倍上涨。”

  张波也表示,2016年和2017年,石家庄楼市过快上涨,市场非理性买房现象增多,尤其是雄安新区概念更为其注入强心剂,短期内拉动房价快速提升。2017年3月、9月两次调控后,楼市开始回归理性,2018年4月的人才落户政策为新房增加部分热度,但最终房价还是逐步趋于下行。

  天津也跟进调控,2017年3月,“3•31新政”出台,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成年单身人士,暂停再次购买天津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中指研究院调研发现,受持续高压的调控政策影响,环京楼市已无往日火热景象,投资需求逐步退场,大部分当地人的购买需求也被透支。

  如今,石家庄再难见到楼盘被疯抢的现象,日光盘也成为过去。部分条件较差的楼盘为加快回款,不惜降价或者送车位来加大去化速度。购房主力军则来自市区及周边郊县,北京外溢客群极其有限。二环内主打改善性需求,成交主力3房、4房大户型产品;二环外主打刚需以及首改,85平左右的两房更易去化,周边郊县客户占据较大比重。

  在石家庄上述项目售楼处,有购房者算了笔账,即便把二环内项目排除,为降低价格向偏僻处靠拢,三十万首付及五千多的月供同样难以承担。这个价格,在北京够不到买房门槛,但对河北的打工族来说,已是需咬牙坚持的程度。

  售楼现场一位置业顾问也是负重刚需中的一员。2016年前,家人曾出资支持他在市里买房,但他选择去创业。这一错过便至今没上车,拿来创业的钱打了水漂,楼市上涨的行情也和他擦肩而过。

  “在石家庄,普通人工资能稳定在六七千的都很少。”有中介直言,市中心的高端项目,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都卖得特别慢,仅二环外小户型卖得多。“今年市场不好,改善客群少,真的是卖不动。”

  价格已成为影响购房者的决定性因素。上述中介称,有客户在某品牌房企与小企业间犹豫,两者项目总价相差不大,品质却是云泥之别。但因后者总价稍低,购房者宁愿选择品牌不够硬的开发商。

  环京市场回归理性

  自疫情得到控制后,全国多地楼市开始升温,甚至接连引发监管出手调控。今年7月以来,已有杭州、东莞、宁波、内蒙古、深圳、南京、无锡、沈阳、常州、成都等至少11个省市先后出台调控收紧政策。

  相较而言,同为国家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为何京津冀楼市未卷入此番热潮中?

  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认为,在影响房地产周期规律的要素中,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可以说,房价的本质就是一门人口流动学,人口往哪里走,哪里的房价就会随之上涨。

  “简单的房地产扩张,无法真正支撑起某个区域楼市的健康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才可有效实现人口聚集。”郭毅表示。

  早在2015年,国家便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要以疏解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推进产业升级转移。

  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发布的《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0)》指出,京津冀区域协同治理在跨区域地方政府协作、产业链协同治理、交通联系等六方面存在短板。

  目前,京津冀三地尚未形成产业有序分工协作的链接格局。一是缺乏基于主导产业及其产业链的顶层设计和专项规划;二是各地政府产业协作治理模式尚未形成;三是营商环境较差,难以形成“国企+民营经济”相互耦合的产业格局。

  从这个角度讲,环京楼市低温背后纵然有调控因素,但也是其经济、人口及产业发展在楼市的映射。“环京房价的表现是正常现象,是目前发展现状下客观、实际、真实的市场反映。”郭毅认为。

  不过在张波看来,石家庄和天津房价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有明显差异。天津虽然位处首都北京边,北京对其会产生明显的“虹吸”现象,但北京非首都功能外移,未来还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只是开发投资增速需保持更好节奏。

  “而石家庄作为典型的资源性城市,顶着省会城市的光环,单靠概念来吸引人群显然不能持久,城市转型和发展会长期影响到未来楼市。”张波表示。

  中指研究院认为,环京仍是产业、交通最受益的区域,长期价值看好,但短期预计调控政策仍会从严,市场继续探底。城市经济就业、居民收入水平是支撑楼市发展的核心逻辑,对河北多数地级市来说,市场回归理性是大势所趋。




编辑:fujian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