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观点锐评 - “熊孩子”频频损坏馆藏,必须付出代价
“熊孩子”频频损坏馆藏,必须付出代价
加入时间:2020-7-14 11:14:07  来源:光明网

  前不久,上海玻璃博物馆发文表示,其永久馆藏、由Arribas艺术家兄弟制作的玻璃城堡被两位小观众在追逐中撞到,导致展品出现了严重的受损情况。更糟糕的是,由于疫情期间,生活、工作于美国的艺术家无法往返上海对作品进行修复,使得展品只能暂时以“不完美”的面貌示人。

  2013年,同样是在上海玻璃博物馆,也有两位小观众破坏了一件名为《天使在等待》的作品。事后,上海玻璃博物馆已将这一受损展品展示在主馆核心位置,并配合被破坏时的监控画面,以示警醒。谁能想到,这样的“警醒”并未起到作用,重复的场景再次发生。

  可以想象,舆论场中不会缺少批评之声。“熊孩子”和家长的责任,自然是无法推卸的。只是,家长带着孩童参观博物馆本是一件好事,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让这件好事不变成“坏事”吗?

  提高法律意识,肯定是必要的。事实上,相关法律法规已经讲得很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17条规定:“损坏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刑法》第324条也规定:“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旦触犯法律,处罚不可谓不严厉,后果不可谓不严重。问题是,一些家长总是抱有侥幸心理,并未把破坏展出物品太当回事,更不用说那些不懂事的“熊孩子”了。

  这就导致,类似事件近年来屡次发生。2019年,一幅估价150-250万港元的任伯年《花鸟四屏》画作遭到幼童意外撕毁。2018年5月,在香港大会堂举行的《尼斯派:从波普艺术到偶发艺术》展,其中一件克莱因蓝作品遭孩童误闯破坏。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新闻报道均提到了事件后果的严重性,但对最后的处理结果则都语焉不详,或者干脆是不了了之。比如,当年的上海玻璃博物馆并未向破坏者要求赔偿。又比如,任伯年画作被损坏后,“熊孩子”后来有没有赔偿我们也不得而知。

  展出方的宽容,似乎并没取得理想中的效果。部分“熊孩子”和家长非但没有读懂其中的良苦用心,反而认定,即使不小心犯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此看来,一味呼吁加强民众艺术素养,或者要求展出方反思安全策略,是远远不够的。唯有让公众充分意识到犯错成本的沉重,才有可能彻底消除潜在的侥幸心理。

  试想,若馆藏频频被损坏,展出方无奈之下只得加大展品保护力度,而那样,展品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就会一再被拉远。我们都不希望,有朝一日,展出方都把展品放置在“千里之外”,为了安全无法兼顾参观者的感受。所以,明确规则、讲明后果,就应该从现在开始。不管是“熊孩子”还是其他参观者,都应该对不负责任的行为负起责任来。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经导财评丨规范收费行为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7份行政许可公布,涉及工商银行威海分行行长等
·> 低至0.01%!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
·>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押宝”AI智驾辅助
·> 出口额激增16.1%和15.2%!纺织鲁企“出海”创新突围
·> 山东金融管理部门联合部署 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 2025年山东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