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财经 - 前5月各省份消费力揭晓:15地增速优于全国
前5月各省份消费力揭晓:15地增速优于全国
加入时间:2020-6-30 8:44:45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6月30日电 日前,各省份相继公布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据中新经纬客户端不完全统计,已公布数据的27个省份累计同比录得负增长,不过降幅均比1-4月有所收窄。湖北同比下滑37.3%,居全国末位。

  15省份增速优于全国水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企业或单位通过交易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通常,观察各地市场消费情况主要看这一指标。

  国内疫情防控向好形势持续巩固,消费市场也持续改善。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730亿元,同比名义下降13.5%。5月单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下降2.8%,降幅在4月份收窄8.3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次收窄4.7个百分点。

  中新经纬客户端梳理发现,除吉林、黑龙江、新疆、湖南还未公布外,27个已公布数据的省份前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负增长。其中,河北、浙江、福建、江西、重庆等15省份同比增速好于全国水平。

  “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居民外出购物和就餐活动加快恢复,市场销售连续三个月好转。”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张敏如是分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短期内当下的消费券发放、满减优惠、直播促销等举措基本满足了民众释放消费压抑情绪的需求。但从长期看,促消费的覆盖面仍需拓展,消费模式创新、消费供给升级等也需加快推进,让促消费与主动消费两头发力,营造长久可持续的消费增长空间。

  谁坐稳促消费“C位”?

  从数据上看,虽然消费数据还不及预期,但也不乏亮点。张敏在解读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时称,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5%,增速为2018年5月份以来次高值(最高值为汽车排放标准切换实施前的2019年6月份)。

  梳理各省份数据发现,汽车行业成为促消费的主力军之一,天津、内蒙古、江西、湖北等地前5月汽车类限上商品零售额较1-4月均有所收窄。

  内蒙古1-5月全区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同比下降21.0%,降幅比1-4月份收窄6.3个百分点。汽车类消费作为其消费品市场占比较大的商品,已占全区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的28.8%,对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速影响较大。

  湖北公布数据显示,1-5月,全省汽车类限上商品零售额347.91亿元,同比下降38.9%,降幅比1-4月收窄9.9个百分点。

  此外,就单月看,福建5月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由4月下降2.6%转为增长5.9%,拉动当月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1.3个百分点。云南则称,汽车类商品销售从4月份开始由负转为正增长,5月同比增长6.2%,增幅比上月提高4.4个百分点。

  除了汽车,“宅经济”也成提振消费与扩内需新亮点。今年1-5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5%,增速比1-4月加快2.9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4.3%,比上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

  从各省份数据看,云南5月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通过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同比大增近七成;陕西5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51.78亿元,增长33.4%,较4月加快11.6个百分点,高于限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35.2个百分点;广西1-5月参与网上零售的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实现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2.40亿元,同比增长91.3%。

  消费市场将逐步回归正常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要稳住经济基本盘,消费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在介绍1-5月我国消费市场运行情况时指出,3月份以来,我国消费市场持续逐月加快回暖,但同时,餐饮、住宿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较大,表明消费市场全面恢复仍面临一定压力。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提到,下一步要大力挖掘释放内需潜力。重点以高质量的供给来适应、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积极推进家电、汽车等更新置换和回收处理,顺势而为促进消费新业态加快发展、完善提升,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抗疫特别国债的撬动牵引作用,加快推进短板领域的建设。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认为,可加大对企业直接补贴和转移支付力度,稳消费;建议对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等新消费产品加大价格补贴力度,提升居民的当期消费意愿,激发产品的更新换代需要;同时通过改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挖掘新消费红利。

  张敏强调,随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持续推进,以及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消费市场将逐步回归正常。




编辑:fujian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经导财评丨规范收费行为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7份行政许可公布,涉及工商银行威海分行行长等
·> 低至0.01%!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
·>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押宝”AI智驾辅助
·> 出口额激增16.1%和15.2%!纺织鲁企“出海”创新突围
·> 山东金融管理部门联合部署 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 2025年山东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