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观点锐评 - “吃透”政策之后,还得学会“讨好”消费者
“吃透”政策之后,还得学会“讨好”消费者
加入时间:2020-6-29 14:04:36  来源:工人日报

  

  上周,工信部联合财政部、商务部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这项政策被业内通称为“双积分”,最早出台于2017年,意在通过建立积分交易机制,形成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协调发展的市场化机制。

  在各界看来,经过此次修订,“双积分”政策设计更加完善,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但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难以止跌,消化这份政策利好还需要时间。在“吃透”政策后,如何真正激发出市场驱动力、形成市场竞争力,行业还需要更多思考。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在汽车市场整体复苏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走出独立行情,产销分别同比下降25.8%和23.5%。这是自2019年6月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第11个月同比下降。

  2019年6月,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当月,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史上最大幅度补贴退坡——不仅地方政府补贴金额取消,国家补贴标准也降低50%以上,整体退坡幅度超过60%。当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近10年以来首次下滑。

  除了政策影响,需求不足是新能源汽车“跌跌不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董扬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作为新能源汽车主要用户的出租和营运车辆的发展,这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低迷的一个根本原因。

  自2015年以来,我国连续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年均复合增长率近130%。同时,在业内看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技术、产业链等方面有一定的储备,或可帮助国产汽车实现“弯道超车”。而现在,肩负着“C位”重任的新能源汽车,加速狂奔中踩下“急刹车”,其背后的原因可能并非政策与疫情所能解释。

  在各界看来,这个“C位”独立生存的能力还不够强。如果能买燃油车,你还会买新能源汽车吗?这是业内最不愿意面对的问题。

  从一些车企的发展过往来看,其发展定位和策略,总是有意无意地与市场保持一定距离。尤其是对短兵相接、竞争激烈的个人乘用车领域,一些车企显得漫不经心。在生产端,怎么造车、怎么定价,始终“紧跟”补贴政策,脱离真实具体的市场需求;在销售端,过于依赖B端市场,导致历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和个人上牌、上险数总是莫名其妙地不在同一个节奏上……

  如何让新能源汽车产业告别政策驱动、形成真正的市场驱动?近期,这一问题似乎找到了新的解法:疫情以来,不少地方把“真金白银”的补贴换成了优惠券,精准地送到买车人手上;还有一些城市,新增了个人新能源购车指标,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人取代车成为政策作用的核心对象,这或许是一个信号。

  巧合的是,销售市场虽然冷清,但也传递出类似的信号,今年前5月的销售数据显示,一些主打中高端个人市场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逆势上升、连创新高。曾经相信“吃透”政策就能事半功倍的车企,这下应该能看清“讨好”消费者的重要性了吧?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经导财评丨规范收费行为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7份行政许可公布,涉及工商银行威海分行行长等
·> 低至0.01%!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
·>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押宝”AI智驾辅助
·> 出口额激增16.1%和15.2%!纺织鲁企“出海”创新突围
·> 山东金融管理部门联合部署 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 2025年山东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