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齐鲁大地 - 海陆空三位一体+绿色养殖科技兴海 滨州这样经略海洋
海陆空三位一体+绿色养殖科技兴海 滨州这样经略海洋
加入时间:2020-6-8 16:09:27  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

见习记者 王钰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近年来,滨州大力实施海洋强市战略,海洋渔业、海洋化工等传统产业蓬勃发展,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日益壮大。“海陆空三位一体”资源利用模式与绿色养殖科技兴海完美契合,“向海要经济,向海要效益,向海要未来”已经逐渐成为滨州市海洋发展的新方向。
      近日,记者随滨州2020海疆行采访团深入滨州沿海各县区,聚焦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探访涉海涉渔企业、单位和从业者,挖掘滨州市在经略海洋方面的亮点做法和先进经验。

传统海洋经济迎来新起点

      随着近海渔业资源逐渐匮乏,海洋牧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渔业生产转型和恢复生态资源的发展趋势。无棣正海集团借此契机进入快速发展期,专攻贝类生产养殖,致力恢复近海区生态平衡,2019年投资1.05亿元进行六类贝类资源修复,投放苗种50亿粒,全年收获文蛤106400吨、毛蚶9960吨、四角蛤12620吨,牡蛎850吨,投产比达到了1:17,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牧场内养殖的近海牡蛎、文蛤、毛蚶不仅仅是经济作物,更是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过滤吸附降解多种有毒物质、消耗海水中过剩有机物、调控赤潮,为近海水质形成一道有机滤网,大大提高了海洋固碳能力。
      北海经济开发区的零排放龙头企业金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垂范“一水多用”的产业布局,构建了“初级卤水养殖、中级卤水提溴、饱和卤水制盐、苦卤提取钾镁”形成零排放、零污染模式的海水梯级综合利用产业链,年可生产海盐130万吨、溴素4000吨、精制盐10万吨、氯化钾6000吨、硫酸镁2万吨、氯化镁10万吨。完善后的产业链更加充分地利用了海水资源,产生出巨大的综合效能,在增加企业效益的同时,将海水资源“吃干榨净”,也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贡献滨州力量。
      记者采访获悉,滨州市现代海洋经济起步较晚,但传统海洋经济发展源远流长,渔化资源丰富。渔化业作为传统海洋产业的中流砥柱和基本经济构成,在近年来市场不断变化、技术不断升级、产品不断更新和从索取到保护的过程中,全新的养殖模式和发展思路将众传统企业推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市委市政府兴海政策引领下,加快向高端绿色海洋产业进军,吹响了建设海洋强市的号角。

新能源点亮滨州海洋未来

      近年来,滨州市海洋渔业走向“纵深”发展,走上了传统特色生态产业模式加可持续发展绿色新能源相结合的发展快车道。
      渔光互补是全国沿海地区普遍推行的新能源项目,在水面上方架设光伏组件发电,利用下方水体进行水产养殖,形成“上产绿色能源,下产绿色食品”新模式。通汇新能源光伏电站位于滨州市沾化区,该区域年光照充足,结霜期短,非常适合光伏发电。电站项目装机功率300兆瓦,预期年发电量约5亿度,可供35万户家庭一年用电,今年6月底将全面投产运行。电站水体每年进行三次南美白对虾的轮捕轮放,在科学养殖循环发展的条件下每亩产虾量可达130公斤,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随着海风行走在沾化临海大道时,沿途的巨型风力发电机群更是格外亮眼。粤水电能源有限公司于2019年投入使用风力发电机组51台,总装机量116兆瓦,年发电量2.7亿度,相比传统火力发电每年可减少煤炭使用8.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及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排放24.9万吨。
      记者深入了解后获悉,现在沿海地区土地及水域利用率呈逐年上升态势,但风能综合应用却仍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滨州近海区域风能蕴量巨大,风电场的应用使滨州真正形成“海陆空三位一体”的资源综合利用整体布局。
      作为滨州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鲁北企业集团海水淡化项目,总投资额约9亿元,一期建设5万吨/日,一期工程投资约5亿元。今年9月份一期工程将正式投产输水,年产值可达4500万元,年节约淡水1800万吨。项目实施完成后将向鲁北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各工业企业,集中提供高品质的海水淡化水,满足园内各企业的用水需求。“该项目有效缓解了区域内淡水资源紧缺状况,解决了企业‘制水贵、用水难’的问题,也解决了枯水期企业用水与居民用水的矛盾问题,另外逢枯水期时项目产出的淡水可直供为居民生活用水。”项目负责人徐凯表示。
      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蓝图已绘就,滨州海洋经济将沿着生态、绿色、高效之路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一路飞驰。




编辑: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