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金融 - 陈雨露:推动重点区域人民币跨境使用试点
陈雨露:推动重点区域人民币跨境使用试点
加入时间:2020-5-25 14:37:32  来源:金融时报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就人民币国际化相关问题接受了《金融时报》记者的采访。陈雨露表示,当前,人民币跨境使用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下一步,人民币国际化将继续以更好地服务国际贸易和投融资为导向,人民银行将坚持市场化原则,积极有为,顺势而为,推动人民币充分发挥全球公共物品的功能。

  《金融时报》记者:过去一年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哪些进展?

  陈雨露:近年来,人民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努力满足国际市场对人民币不断上涨的需求,逐步放开人民币跨境使用限制。当前,人民币跨境使用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9年全年,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19.7万亿元,同比增长23%,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在新冠疫情冲击全球贸易、金融及经济的背景下,人民币跨境使用仍保持韧性并呈现增长。2020年1至4月,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8.3万亿元,同比继续增长38%。渣打银行最新公布的人民币全球化指数(RGI)3月份环比增长2.6%,至2224,为该指数的连续第三个月攀升。

  整体看,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有序。2019年以来至2020年4月底,人民币跨境收支净流入2768亿元,总体保持平衡。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和金融市场波动影响,3月份人民币跨境收支出现阶段性净流出,4月份,随着全球金融市场企稳,已转为净流入。

  二是贸易和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逆势增长。其中,2020年1至4月,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同比增长11%,同期,海关进出口同比下降4.9%。大宗商品人民币结算取得新的突破,中国宝武与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之间都已经实现了人民币跨境结算。

  三是证券投资成为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增长的主要力量。2020年1至4月,证券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同比增长63%,占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的近六成。

  四是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不断优化。2019年以来先后推出一系列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同时进一步优化金融市场开放相关政策安排。

  五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清算行体系持续拓展,CIPS成为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主渠道。

  六是双边货币合作持续深化。2019年以来,与澳、土、匈、苏、埃以及欧央行等新签或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与老挝签署双边本币合作协议,不断消除境外人民币使用障碍。

  《金融时报》记者:未来人民银行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有哪些计划?

  陈雨露:2016年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后,被正式赋予了全球公共物品属性。几年来,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货币的功能不断增强,投融资货币功能持续深化,储备货币功能逐渐强化,计价货币功能也有所突破。下一步,人民币国际化将继续以更好地服务国际贸易和投融资为导向,人民银行将坚持市场化原则,积极有为,顺势而为,推动人民币充分发挥全球公共物品的功能。

  一是结合当前疫情发展形势,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节约成本,降低风险。加强与各相关部门协调,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安排,探索推进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切实发挥人民币跨境使用帮助企业节约交易成本、降低汇率风险的积极作用。同时,进一步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和结算。

  二是继续推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发挥好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公共物品功能。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使用人民币投资境内债券和股票,积极吸引中长期被动型投资者入市。同时,发挥好人民币作为SDR篮子货币等国际储备货币功能,满足全球市场日益增长的人民币流动性需求。

  三是推动重点区域人民币跨境使用试点。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动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研究推动本外币合一资金池试点,支持上海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交易平台建设,推动形成海南自贸港高水平金融对外开放格局。

  四是引导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提升人民币可自由使用水平,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促进离岸与在岸市场良性互动、深度整合。

  五是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分析和预警,做好逆周期调节,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经导财评丨规范收费行为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7份行政许可公布,涉及工商银行威海分行行长等
·> 低至0.01%!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
·>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押宝”AI智驾辅助
·> 出口额激增16.1%和15.2%!纺织鲁企“出海”创新突围
·> 山东金融管理部门联合部署 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 2025年山东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