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 旅游大巴忐忑等客!五一倒计时了,8成车辆还在趴窝!
旅游大巴忐忑等客!五一倒计时了,8成车辆还在趴窝!
加入时间:2020-4-17 18:01:45  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

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五一”小长假倒计时,往年此时,正是各大旅行社推热门出游线路的黄金抢客季;今年,一场疫情改变了旅游业的“打法”,倒逼上下游找新出路。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为旅游景区复工复产进一步指明方向。
    “跨省游还没启动,旅游包车业务还要再等等。”山东嘉华旅游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包车业务负责人代先生对此表示。

天天盘算开拓包车业务

    上述《通知》提出,疫情防控期间,旅游景区只开放室外区域,室内场所暂不开放,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收费景区在实施临时性优惠政策前要做好评估,防止客流量超限。
    每年到了踏青出游季,济南嘉禾旅游汽车有限公司负责人宋皇勇都会忙得团团转。今年,他倒是有了自己春游的时间,但业务量走低的现状,让他忐忑不安。
    “有银行贷款,要支付员工工资,所以每天盘算着怎么开拓新的包车业务。”宋皇勇说,为了防控疫情、降低成本,公司54台车,只有8台在值班,“闲置量超85%。”
    自1月24日起,疫情防控行动下,旅游包车业务暂停。到了2月中下旬,济南市开启“点对点”包车,包车业务让公司恢复运营了一段时间。如今,两个月过去,业务不尽如人意。
    “省内包车市场放开了,但百姓出行比较理性,多选择私家车的方式。”宋皇勇表示,往年的常规包车业务,今年出现了新的变化。
    例如,每年4月10日左右,菏泽牡丹花卉节开幕,有很多济南市民选择包车到菏泽观赏牡丹花;今年,牡丹园门票优惠促销,组团游却不见了。“往年3月底4月初,春游、植树、扫墓等用车一车难求,今年防控疫情,这些业务没有启动。”
    跨市游、组团游市场的走低,让旅游包车行业整体受挫,嘉禾旅游汽车公司拿出应对措施,比如,闲置车辆的保险办理报停,减少部分支出。此外,积极联系政府制定的点对点包车业务。
    这些措施,或许支撑不了太久。宋皇勇认为,“包括对小微企业减负的措施,这些是临时‘补血’,只有旅游市场真正复原,游客能组团走进景区,企业才能继续‘造血’。”

都市休闲游先热

    自清明节小长假开始,济南消费者发现,通往南部山区的私家车多了起来。“南山景区陆续开放,适合一家人郊游,从3月开始,每个周末都会到山里转一圈。”市民马静静说,本是春游的季节,今年虽然不能远行,却“打卡”了很多同城景区。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旅游市场整体呈现“城市休闲复苏,周边旅游活跃”的特征,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越来越多人开始走出家门踏青赏景。
    “目前来看,跟团游市场还没重启,复工以来,旅游包车没有接到定制业务。”济南顺兴旅游汽车有限公司包车业务负责人付修亮介绍。
    据悉,该公司有营运车辆200多台,以旅游长途客运为主业。疫情之后,经营性长途客运班线和旅游包车业务暂停,公司加入了济南市复工返程包车客运企业“阵营”。之后,开展的业务以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单位的通勤为主。
    “往年从春季开始,周末都会有旅游团包车,此外,济南的高校也有包车业务,今年,这两个市场都没启动,业务量降了三成多。”付修亮说。
    相比已经复工的顺兴旅游汽车公司,嘉华旅游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安心“蓄势”,等待跨省旅游市场的启动。
    代先生介绍,公司有载客量为55座的旅游大巴10多辆,为嘉华各地旅游团提供定向服务,往年旺季时,旅游团客量大,公司还要向其他公司借调车辆提供服务,今年,在承接了几单四川、河南、江苏等省市工人返济复工定制包车业务后,针对游客的业务尚未开张。
    一边是疫情防控不能放松的形势,一边是蓄积已久的旅游需求,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如何实现二者的平衡?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媒体上表示,疫情还没完全过去,出去旅游一定要遵守客源地和景区所在旅游目的地的防控规定。如果有探亲访友、自驾出游需求,可以在遵守防疫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出去,建议不安排远距离出行。
    截至目前,旅行社还不能经营跨省旅游活动。预计“五一”期间旅游市场仍然以都市休闲游、周边旅游、自驾旅游、家庭出游为主。这意味着,旅游大巴还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经导财评丨规范收费行为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7份行政许可公布,涉及工商银行威海分行行长等
·> 低至0.01%!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
·>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押宝”AI智驾辅助
·> 出口额激增16.1%和15.2%!纺织鲁企“出海”创新突围
·> 山东金融管理部门联合部署 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 2025年山东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