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财经 - 疫情期间速冻食品供不应求 线上销量激增难掩线下凋零
疫情期间速冻食品供不应求 线上销量激增难掩线下凋零
加入时间:2020-3-4 10:47:08  来源:证券时报

疫情冲击下,各种方便食品和速冻食品成为消费者宅在家中抢购囤货的首选。

三全食品)、安井食品和海欣食品春节期间销量大增,但实际经营情况如何?海欣食品在3月2日举行的机构调研会上透露,疫情期间流通渠道受影响较大,农贸市场关闭、餐饮停摆,但KA、BC、电商需求旺盛,出现此消彼涨,但由于流通占比高达70%。综合来看,整体影响偏负面。

换言之,疫情推动的销量大增仍无法弥补线下销售的下滑。但随着复工复产提速,目前物流情况已经有较大的改善,而消费者对速冻产品的接受程度也不断提升。中国2018年速冻食品市场规模1143亿元,过去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2%,明显高于全球。

机构预计,未来5年中国速冻食品市场将保持两位数左右的增长,在效率提升和消费者品牌意识增强的驱动下,市场将向头部公司集中。

线上销量暴增

疫情爆发以来,速冻食品销量暴增,据思念食品统计,其销量增长超过往年同期20倍之多,就连在大卖场的需求量也较往年同期增加了80%。其他知名品牌也都是销量大涨。

但由于员工返岗难、物流配送受阻、物资短缺等问题,引发速冻食品企业供应紧张。3月2日包括睿远基金等30多家公募、私募以及券商资管参加海欣食品调研会。会上,海欣食品表示,疫情期间流通渠道受影响较大,农贸市场关闭、餐饮停摆,但KA、BC、电商需求旺盛,出现此消彼涨,由于流通占比高达70%,综合来看,整体影响偏负面。后续影响,视餐饮的恢复情况而定。

其中KA为“重要客户”,比如直销下游的海底捞等火锅店;BC代表中型连锁超市。海欣食品生产速冻肉制品,除了布局电商渠道,KA和BC是公司两类重要大客户。

换言之,疫情产生的销量大增仍无法弥补线下销售的下滑。但随着复工复产提速,生产效率和物流配送已有明显改观。

海欣食品表示,截至目前所有生产基地均已复工(舟山原材料基地于2月29日复工)。产成品产能恢复率达到80%。物流方面,复工初期是很大的瓶颈,物流出现受阻情况。目前物流情况已经有较大的改善,但部分区域仍实行不一样的政策,公司会提前了解各地的政策实施情况,并进行调整。

另一速冻食品龙头安井食品也已全面复工。安井食品早前表示,2月中旬公司旗下工厂陆续都已经复工生产。而2月20日河南工厂也正式投产运营,目前公司六大基地已经同时在生产。到2月底复工率可达到70%至80%左右。

三全食品3月2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产能情况在预期之中;公司将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抓好生产经营。疫情期间家庭内就餐频次提高,速冻食品需求量上升,公司订单量较同期有一定增长。

原材料仍有涨价压力

每一次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结束后,消费者对健康消费的理念都会迎来一次升级。比如“三聚氰胺事件”直接刺激了豆浆机市场的出现,而“高锰钢事件”则引发了电水壶的“换新潮”。而此次的疫情爆发,无形中也在演变成一场史无前例的全民健康教育。

速冻食品行业也将维持较快增长。野村东方国际指出,全球2017年速冻食品市场规模1601亿美元,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3%。中国2018年速冻食品市场规模1143亿元人民币,过去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2%,明显高于全球。

中国速冻食品人均消费量还有翻倍空间。我国2017年速冻食品人均年消费量为10.6千克,与欧洲的40千克、美国的80千克相比差距较大。与日本的22.9千克/年相比,我国人均消费量也不到其一半。未来我国速冻食品人均消费还有较大成长空间,驱动因素包括产品创新、生活节奏加快等,外卖流行也将提高B端对预制食品(速冻菜肴)的需求。

2月以来,前述速冻食品上市公司股价均表现强势。2月3日至今,三全食品、安井食品和海欣食品股价累计上涨44%、42%和20%。

但去年以来受肉类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速冻行业产品纷纷提价。海欣食品指出,行业在目前仍处于集中度比较低且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各大厂商出于市场占有率的考虑对提价是比较谨慎的。2019年受主要原材料的大幅上涨,已经到了不得不提价的阶段,公司在9月、10月随竞争对手进行了两轮提价,提价幅度大体相当。提价并没有影响市场销量的增长。

就未来主要原材料价格走势,海欣食品表示,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养猪业恢复产能需要一定周期,预计到今年上半年猪肉价格仍将维持高位。受猪肉价格上涨影响,鸡鸭肉的替代需求增加,去年价格快速上涨。由于鸡鸭产能扩充周期短,价格较高点有一定下降,整体也将保持较高水平震荡。鱼浆价格近几年来总体都处于缓慢上涨的趋势。淀粉类供求面基本平稳,价格预计将持平或略有上扬。




编辑:fujian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