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观点锐评 - 破“唯论文”之风要“破”出成效
破“唯论文”之风要“破”出成效
加入时间:2020-12-16 9:58:59  来源:广州日报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剑指“唯论文”问题,明确提出10个“不得”的底线要求。

  论文为何重要?作为学术成果的集中体现,职称晋升、人才选拔、评奖拿课题、升学拿学位等都离不开论文这个“硬件”。但当论文与个人现实利益紧紧挂钩时,发论文就有些“变味”了。过去在学术界,就存在着从国际期刊到国内核心期刊再到国内一般期刊这样一条论文“鄙视链”。若再加上一个“唯”字,就难免陷入唯论文马首是瞻的泥淖,让学术被功利化的阴霾笼罩,失去本真。

  现实中,不乏这样的案例。论文抄袭、论文代写问题频发,“加工”、编造甚至“杜撰”研究结果的现象层出不穷,还有人为了论文在国际上发表而做出刻意矮化丑化中国这样令人痛心之举。各种挑战学术道德与规范的不正之风,极大地伤害了学术创新创造、破坏了学术生态环境。毋庸讳言,“唯论文”之害大矣,学术江湖苦“唯论文”久矣!

  好在唯论文论英雄,正在成为过去时。浮躁的学术科研背后既有个体利益的驱使,也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制度反思。“唯论文”显然不是评价人才的金标尺。近年来,各级各地在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评价变革上不断探索,为治理“唯论文”问题,出台并不断完善相关措施和办法。此次教育部印发《意见》为破除高校社科研究“唯论文”评价划定红线,对于营造求真务实学术氛围、鼓励学术创新创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解决好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是全面充分激发学术活力的关键。《意见》树立的指挥棒,带来多重正向激励。《意见》提出,不得将学历、职称等作为在教育系统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限制性条件;不得简单以刊物、头衔、荣誉、资历等判断论文质量;不得多头评价、重复评价……营造鼓励学术、公平竞争的环境,无疑有利于激励学术创新创造,引导更多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此为其一。《意见》提出,不得将SSCI、CSSCI等论文收录数作为导师岗位选聘、人才计划申报评审的唯一指标,不得作为教师招聘、职务(职称)评聘、人才引进的前置条件和直接依据等要求,将利益与论文相对剥离,进一步凸显学术去功利化导向,有助于学术回归本真,此为其二。《意见》提出,不得为追求国际发表而刻意矮化丑化中国、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划定政治红线,鼓励更多爱国科研工作者大展拳脚,此为其三。要做好中国学者,先要做合格的中国人。爱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担当,这一点无论何时都不容逾越。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有破有立,方为上策。《意见》缩小了“唯论文”的生存空间,但同时“破”不是全盘抛弃。我们反对“唯论文”,不是不要论文。《意见》明确10个“不得”的同时,提出坚持完善5个“评价”,即坚持分类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探索多元评价、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完善同行评价,为探索改进科研评价方式开出“良方”。下一步,我们必须拿出攻坚克难的勇气、久久为功的韧劲,确保教育评价改革任务落实到位、“破”出成效。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经导财评丨规范收费行为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7份行政许可公布,涉及工商银行威海分行行长等
·> 低至0.01%!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
·>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押宝”AI智驾辅助
·> 出口额激增16.1%和15.2%!纺织鲁企“出海”创新突围
·> 山东金融管理部门联合部署 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 2025年山东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