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观点锐评 - “零浪费”用更深刻的环保观念拥抱美好生活
“零浪费”用更深刻的环保观念拥抱美好生活
加入时间:2020-12-15 9:30:48  来源:东方网

    在北京,“零浪费无包装商店”货架上一个小玻璃罐,装着店主余元6个月生产的所有垃圾,不到0.5公斤。这样“零浪费”的生活,她已经过了4年多。她的初心:不仅仅是卖东西,而是卖给真正需要这些东西的人,鼓励大家购买真实所需,减少浪费。(12月13日《新京报》)

  6个月只生产不到0.5公斤的垃圾,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有的人竟然做到了。只要有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和巧心,只要尽心尽力、精益求精,同样可以把减少垃圾生产做到极致。当许多“90后”还在享受消费主义带来的便利和好处、对垃圾生产不以为意的时候,少数人已经行动起来,用“零浪费”来拥抱美好生活。

  在许多人的刻板印象中,节俭节约往往和经济状况密不可分。那些生活上捉襟见肘的人们,更容易节俭节约;那些物质丰盈的人们,更容易铺张浪费。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生活方式,“零浪费”并非禁欲的苦行僧,而是拒绝不需要的、减少需要的,对资源进行二次乃至多次利用“变废为宝”。一些人的“斤斤计较”,既不是因为性格,也不是因为家里缺钱,而是源自他们与众不同的“意义之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就有什么样的策略和行动。“零浪费”说到底是生活方式的先行者,在环保上比普通人“先人一步”;不少人对资源节约缺乏深层次的尊重与敬畏,没有将资源节约看得如此重要;他们觉得只要能够便利自己,浪费一些资源、产生一些垃圾没有什么大不了。

  节约资源、减少垃圾生产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公共事务,很容易遭遇“搭便车困境”——人人都想坐享其成,最终会导致公共事务乏人问津。节约资源的功效并没有那么立竿见影,需要人们久久为功;当付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与回报,难免会影响公众参与。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节俭节约行为非但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与敬意,反而遭遇傲慢与偏见,承受了形形色色的污名化。当节俭节约和小气、吝啬、抠门等负面评价挂钩,一些明明可以节俭节约的人们,也变得大手大脚起来甚至刻意浪费进行炫耀、攀比等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实际上,节俭节约和贫富无关,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哪怕就是“穷人家的孩子”,也同样有人浪费。“零浪费”作为一种先行者,需要更多的肯定与认同。只有重塑和更新“意义之网”,让更多人意识到资源节约的价值,才会扩大公众参与。

  从不乱扔垃圾到垃圾分类再到“零浪费”,从流动环节到循环利用再到源头生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环保理念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伴随着公众的环保观念不断深化、细化,环境保护才会做得更加细致、更加周密、更加未雨绸缪。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