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观点锐评 - 钓鱼式招聘,平台难辞其咎
钓鱼式招聘,平台难辞其咎
加入时间:2020-12-9 9:57:04  来源:北京晚报

 刚在招聘网上投出简历,便频繁接到电话,只可惜都不是招聘企业打来的,而是介绍“贷款”、“博彩游戏”、“兼职刷单”的骚扰电话。媒体调查发现,网络上有一个获取、倒卖求职简历的非法产业链,通过钓鱼式招聘,骗取求职者的信息,“售卖的简历通过‘提取器’和‘采集系统’不间断地从招聘网站及接收简历的邮箱批量下载。当天一手简历可以卖3.5元,二手简历0.8元,遇上收得比较多的单子,一天能挣几千块。”

  非法倒卖求职者简历,媒体和公众已经关注多年,监管部门也有相应的治理。可事实证明,一些人不仅没有收敛收手,反而有变本加厉之势,借由更为先进的信息获取工具和技术,实现更为广泛的个人信息收集和鉴别。

  屡禁不止,首在利益驱使。一些不良商家为了多挖坑,竟然一家注册几十个营业执照,虚拟岗位信息,换来相当数量的个人信息,并最终转换为非法收益。招聘平台的信息审核机制,在别有用心者的钻营下漏洞百出,招聘网站对此不会不知情。诸多知名招聘网站已经牵涉其中,说明招聘网站已成非法倒卖求职简历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求职者信息是招聘网站的财富,但不是用来牟利的“商品”。保护求职者的信息,是招聘平台起码的规范,岂能成为倒卖信息的帮凶,为“贷款”、“博彩游戏”这样的企业收集信息大开方便之门?

  倒卖求职者信息屡禁不止,很重要的原因是非法产业链上的各主体违法犯罪成本太低,对违法犯罪分子没有形成足够的震慑力。可见监管部门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一定程度上放任不管。

  凡是非法交易,必有不正当目的;只要触犯法律,都在惩处之列。打击非法倒卖简历现象,切实保护公众的个人信息,需要下大决心,更需要采取硬措施。年年喊打年年有,多少表态管不住此等乱象,泄的不仅是个人信息,还有公众对监管部门的信任和信心。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聚焦主责主业 ,山东省属国企清退65户非主业企业,
·> 补贴6.4亿实现盈利,岚图汽车真的赚钱了吗
·> 山东这家上市公司20cm涨停后撇清 “核概念”,疑与 “蛇吞象” 收购有关
·> 通过港交所聆讯!八马茶业“礼盒经济学”将迎大考
·> 毛利率90%的企查查,职工薪酬行业“倒数”?
·> 用友网络被暂停军采,王文京控股其他企业被同步暂停
·> 贵金属集体狂飙!年内已有4只黄金股翻倍,涨幅最高的是山东这家企业
·> 山东这只年涨500%大牛股又现“20cm”涨停,发生了什么?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5182043号-1 公安备案号:鲁公网安备370100020002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20027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