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 各方献计:山东这样打通中医药产业任督二脉
各方献计:山东这样打通中医药产业任督二脉
加入时间:2020-11-28 1:59:53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医药彰显了特色优势,其确切疗效受到国内广泛认可,在国际上也产生了良好反响,进一步证明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持久生命力。
  山东中医药发展历史悠久、资源丰富。25日,山东省中医药大会召开,部署全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如何让古老的中医药持续焕发出生命力?如何让山东真正成为中医药强省?山东积极利用人才传承、叠加产业创新,打造出了“中医药+”的样本。
  “望闻问切”不过时
  “吃了两副中药,感觉身体好多了,精力倍增。之前总是感觉乏力,食欲不振,甚至晚上还失眠。”26日,刚刚在山东华康中医研究所开方后准备取药的李翔告诉经济导报记者,自己去医院查体,医生告知是“亚健康”,但从各项指标看,自己并没有某种很严重的疾病,这让他转而选择了中医调理。
  为李翔诊脉开方的是从医几十年的名中医李士甫。他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从医一路走来,中医已经成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始终不改的是“中医药治病救人”的初衷。
     “山东是脉学、针灸、汤液的发源地,名医扁鹊以‘望、闻、问、切’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需要一代代中医药人传承发展。”李士甫认为,让患者能够重获健康,就是继承了“山东中医”悬壶济世、医者仁心的优良传统。
  步入济南市市中区建联药店国医馆,古香古色的传统气息扑面而来。26日,济南建联中药店副总经理易锐剑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患者专程到建联来看病或者抓药,几十年的品牌依旧保持着从经营之始就有的诊疗和抓药流程,把“好医好药”的品质坚持下去。同时为了保证医馆及零售连锁药店的统一品质,他们也加强了专业化团队建设,通过标准化、专业化的现代管理模式提升中医药品牌的内力。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医药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山东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第一时间介入、全程深度参与。“疫情期间,全省中医药累计参与救治确诊病例832例,治疗率达98.1%,高出全国水平6个百分点,成为山东省抗疫的一大特点。”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袭燕说。
  “中医诊疗特别重视望闻问切,名老中医与普通中医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患者体征的准确把握,进而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出更加准确的药材种类和配比。中医的‘望闻问切’是根也是魂,此次大会的召开更是迎来了山东中医药行业的春天。”易锐剑认为,建联作为中医药企业,目前集科研、药品生产采购、医药贸易、网上购药、连锁终端、健康网络服务等一体的立体化产业链初具规模,用专业化模式“反哺”传统中医药产业,让其永不褪色。
  双轨并济人才传承
  进入新时代、新阶段,中医药如何传承,师承制度与院校模式如何结合,是首先要回答好的中医人才培养命题。
  “道德好、医术精、匠心承,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华康中医研究所创始人刘文敬的儿子刘健辛告诉经济导报记者,父亲上世纪90年代初从山东中医药大学离休后成立了华康中医馆,当时有吕同杰、俞昌正、刘献林、张志远等20余位国医大师及知名专家教授在门诊应诊。
  “中医并非单纯的科学,所包含的内容非常综合和博大精深,行医实践更需要有特色特长临床技能传承的因素。”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智慧健康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吕历明告诉经济导报记者,纵观中医药事业近几十年的发展,人才建设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医药的传承不足、创新不够、作用发挥不充分问题,特别是高层次的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瓶颈。培养中医药时代新人,是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融合现代科学传承发展的根本需要。
  “举个例子,现在青少年学习钢琴、声乐等艺术特长多是‘一对一’模式,中医药同样需要恢复现代化师承制(非原始小作坊式师承)。”吕历明认为,院校培养模式解决了中医药人才知识和学识的宽度和广度问题,但院校也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的比例,建立灵活、创新性的早跟师、早积累临床经验学习的制度,利用现代化师承制度带出优秀的学科传承人,这样才能形成1+1大于2的中医人才促进效应。
  易锐剑介绍,大会中提出加快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目前建联国医馆也在加强名医的招聘,利用专业化管理思路,提升中医药从业者及公司员工的服务专业化、相关医药知识的专业化,打造“互联网+专业知识和服务管理”的人才培养模板,即使建联未来加大拓展商业版图的力度,中医药人才的储备也能跟得上发展脚步。
  据了解,此次大会中明确了人才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核心,提出实施“中医药人才建设工程”,加快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对此,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唐波表示,将遵循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律,从科研自主、奖励改革、薪酬激励等方面深化改革,让中医药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瞄准“中医药+”新业态
  “公司内部一直在探讨,如何做成百年企业,这不仅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更是山东整个中医药产业未来发展的课题。”易锐剑认为,目前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健康新业态发展并不充分,并且中医药产业链条配合融合度也不高。想要打通中医药产业的“任督二脉”,需要合力推进“中医药+”融合发展。
  吕历明分析,山东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但从目前山东中医药产业所创造的GDP和社会效应来分析,明显与其历史地位和资源不相匹配。“中医药创新首先要开创上下联动,左右协调,跨古通今,国际合作的良性互动模式,利用‘中医药+’概念为中医药发展模式带来创新变化,进一步释放原有中医药资源的潜力与未来发展活力。”吕历明认为,推进山东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构建中医药发展的良好综合生态。
  据了解,山东省委省政府将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纳入全省发展战略和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正在全力推动山东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中医药+”新业态迎来发展机遇。在资源、政策等多方因素的驱动下,山东的中医药产业创新已逐渐从轮廓勾勒到初见雏形。2020年4月25日,山东省互联网医保大健康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这是全国首个省部共建的省级互联网医保大健康平台,平台计划依托“扁鹊故里、康养济南”的中医药发展优势,通过数字化驱动扁鹊文化挖掘传播、名老中医传承、道地中药材种植加工联采、智慧中药房配送、治未病健康管理、健康养生小镇等融合发展。7月7日,全国首个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在山东济南成立,采购联盟将建立起统一、互认的质量标准,通过市场化机制形成优质优价,提升中药材质量。10月24日,在第二届世界中医药互联网产业大会上,中药材“双中心”落地,一批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发布。这意味着创新项目陆续由构想变为实体,并陆续进入服务阶段。
  传承之外,如今行业内更多的是在探讨创新。在数字化浪潮之下,如何盘活中医药资源、文化和服务网络,发挥更大价值,产业创新成为发展动力。”吕历明建议,利用产业聚集,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有目标、有节奏的形成中医药产业与现代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山东将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打造出优质样本。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