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观点锐评 - 莫让大节小节都成了洋文化的跑马场
莫让大节小节都成了洋文化的跑马场
加入时间:2020-11-4 10:07:20  来源:北京日报

  过去一周是西方的“万圣周”,而在中国大中城市,“蹭节”的氛围也挺热。处处忽明忽暗的南瓜灯、怪异惊悚的妆容服饰、防不胜防的恶搞活动,让不少人感到不适和厌烦。对此,也有人认为,过这种洋节就是娱乐一把,不必上纲上线。

  这些年,从圣诞节、情人节,到复活节、万圣节,各类西方节日在中国颇有市场,而这些洋节热热闹闹的背后,多数都是商业因素推波助澜。商场餐厅借节做促销,培训机构借节搞活动,以洋节中的娱乐噱头搭台,吸引孩子和年轻人过来凑热闹。然而,这些西方节日,多数都有很深的历史宗教的色彩,与中国文化毫不搭界,凭空挪过来显得十分不伦不类。一些人逢洋节必过,“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甚至搞出身穿红军服装在“鬼怪”舞台上跳舞,涂抹血腥妆容乘坐公共交通之类闹剧,更让公众无法接受。各种洋节大行其道、“蹭节”不知不问就里的现象值得警惕。

  社会生活、家庭生活都是需要仪式感的,而节日恰是仪式感的一种载体。在时序节点中感受岁月流转,在古老习俗中体味悠悠传承,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植根于自身文化的传统节日,那也是共同精神家园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过节其实过的是一种文化。因此,无论是将醇厚的民族传统节日统统搞成了浅薄的购物节、吃喝节,自行透支了文化符号的意义,还是仅仅因为能标榜潮流、聚敛人气就把大大小小的洋节都拉来过一过,被商业裹挟着掀起无意义的狂欢,都是一种悲哀。

  除夕阖家团圆、除旧布新,清明踏青扫墓、慎终追远,端午龙舟竞渡、激越奋进,中秋节月下把酒、篱下赏菊……中国人有自己的节日,承载着文化认同,也融入了民族基因。应当思考的是,怎样把自己的节日过好,如何阐释其中的意蕴。近些年来,随着传统阐释与创意表达的不断磨合,故宫推出“紫禁城里过大年”活动,“中秋嫦娥奔月妆”火遍社交媒体,北京多家博物馆开放七夕夜场……超越纯商业层面,契合当代人心意,这样的节日,才真正隽永有味。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经导财评丨规范收费行为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7份行政许可公布,涉及工商银行威海分行行长等
·> 低至0.01%!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
·>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押宝”AI智驾辅助
·> 出口额激增16.1%和15.2%!纺织鲁企“出海”创新突围
·> 山东金融管理部门联合部署 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 2025年山东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