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山东 - 聚焦提升战略保障能力 烟台推进“海陆空”交通升级
聚焦提升战略保障能力 烟台推进“海陆空”交通升级
加入时间:2020-1-20 8:59:06  来源:鲁网

    鲁网1月19日讯(记者 刘辉 曹汉)“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座城市增强发展后劲、打造新增长点的重要保障。” 1月19日上午,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在烟台代表团团组会议接受集中采访中表示。

  近年来,烟台市委、市政府加快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持续升级,车次和飞机航班越来越多、出入烟台越来越便捷。同时,烟台聚焦提升战略保障能力,谋划推进了一批事关战略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四条铁路升级陆路交通

  记者了解到,在陆路方面,烟台目前主要推进四条铁路和轨道交通建设。

  第一条是总投资465亿元,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潍烟高铁。据了解,该高铁获批纳入国家干线铁路网,目前开工准备就绪,将于今年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填补烟台市北部6个县市区300多万常驻人口的高铁空白,从烟台只需3个小时直达北京。

  第二条铁路建设是大莱龙铁路的扩能改造。此次扩能改造总投资45亿元,设计时速160公里,目前全线铺开,今年竣工后将解决德龙烟铁路“卡脖子”问题,打通山东半岛北部铁路货运大动脉。

  另外,总投资285亿元,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莱荣铁路,目前烟台境内已完成优化研究,正在加快推进用地预审、规划选址等前期工作,争取今年开工建设。

  目前进展顺利的潍莱高铁,总投资161亿元,设计时速350公里,争取2020年底具备开通条件,建成后从烟台到济南只需两小时。

  同时,城市轨道交通也在高标规划、加快推进当中,今年启动建设1号线,完成立项、融资、设计等各项工作,开启烟台的地铁时代,建成后将突破因主城区狭长带状布局带来的交通制约,更好地衔接起机场、汽车站、火车站等交通枢纽,有力促进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

  重点项目提升港口承载力

  据了解,在水路方面,烟台正在重点推进烟台港西港区原油码头二期、LNG等项目,进一步提升烟台市的港口承载力。

  此外,陈飞表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是一项重大战略工程,对于改变烟台交通末端城市地位、深化东北亚地区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烟台将根据国家、省统一部署开展有关工作。

  打造航空客货运中转中心

  记者了解到,航空方面,自2015年蓬莱国际机场启用以来,烟台市机场运输实现了提速发展,2019年蓬莱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货邮量达到5.7万吨,年均分别增长24%、11.7%,发展速度非常快。

  2020年,烟台将开工建设二期扩建工程,按照2030年突破2300万人次的目标,进一步扩大机场容量,加密与国内外主要城市、重要旅游目的地航线,建成后将打造沟通南北、面向日韩的重要客货运中转中心。

  水库、核能改善水电问题

  记者了解到,为提升战略性水源保障能力,去年烟台市启动了总投资80亿元的老岚水库,设计库容1.58亿立方米,目前安置房开工建设,今年将开工建设水库枢纽工程,建成后可年均增加供水量4500万立方米左右,市区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有效缓解烟台水资源短缺状况。

  海阳核电项目是中国核电AP1000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标志性项目,设备国产化率可达到81%,目前1、2号机组已正式投入商运,累计发电242.9亿千瓦时,节煤800万吨,还建成了全国首个核能商业供热项目并投入运营,7000余户居民用上了核能供暖,供暖面积达70万平方米,不仅为能源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思路,更为北方地区清洁供暖贡献了“烟台经验”。

  今年烟台将争取核准建设3、4号机组,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核能发电项目,还将启动建设30万吨/年海水淡化项目,打造核能综合利用示范之城。

  投资100多亿元建设“九大片区”

  陈飞表示,烟台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水平合作,全面启动芝罘仙境、海上世界、幸福新城、高铁新区、夹河新城、牟平新城、八角湾中央创新区、金山湾区、空港新区“九大片区”建设。

  据了解,2020年内将完成投资100多亿元,启动5个旧村改造项目,完成100多万平方米实物拆除,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开建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商业开发和产业项目,进一步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

  另外,陈飞提到,烟台将推动区域融合发展,在中心城区形成多组团同步崛起的城市开发建设新局面,导入优质公共资源,以重点片区的开发引领城市功能迭代升级,为烟台人民建设更好的城市、创造更好的生活。




编辑:fujian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经导财评丨规范收费行为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7份行政许可公布,涉及工商银行威海分行行长等
·> 低至0.01%!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
·>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押宝”AI智驾辅助
·> 出口额激增16.1%和15.2%!纺织鲁企“出海”创新突围
·> 山东金融管理部门联合部署 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 2025年山东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