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山东 - 省委书记一天两地谈人才 为人才发展提供最优环境
省委书记一天两地谈人才 为人才发展提供最优环境
加入时间:2019-8-27 15:07:01  来源: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8月27日,大众日报一版刊发两条关于省委书记的报道,两篇报道正文中均提及“人才”。

一是,8月26日上午,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备忘录签署及揭牌仪式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星光岛会议中心举行,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讲话中提到,将“更加重视科技人才支撑,建设对接科技前沿的示范区”;二是,当天下午,刘家义又奔赴威海会见参加高层次外国专家山东行活动专家,他说,“现在,全省改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山东正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造的热土。欢迎各位专家经常到山东来,对山东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我们将在科技、教育、金融、文化等方面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完善便利化的服务措施,为各类人才在山东创新发展提供最优的环境。”

一天两地,从青岛到威海,省委书记多次谈“人才”,可见山东对人才建设相当重视。事实上,据大众日报8月26日报道,在8月25日,刘家义出席在曲阜举行的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成立会议上,同样谈到了“人才”。他说,要“努力打造世界儒学研究高地、儒学人才集聚和培养高地、儒学普及推广高地、儒学国际交流传播高地。”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对于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不言而喻。人才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当前和未来一个地区能否成为各领域高地的核心关键。

山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这不仅从省委书记的行程和言语中可以看出。从近几年山东出台的“实锤”政策同样可以看出。

2018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意见》,从实施更加精准聚焦的人才工程、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引才用才机制、健全更加实用有效的人才培养开发模式等7个方面提出了20条务实管用的举措,形成了整体联动的“组合拳”。被称为“人才新政20条”,是继2016年山东出台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人才政策1.0版本基础上,对全省人才政策的再度升级,两个文件共同搭建起全省人才发展的制度框架。

在省级人才政策示范引领下,济南对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出台35个引育留“全链条”人才实施细则;青岛实施百万人才集聚、创新创业激励、未来之星培养、全民招才引智、安居乐业保障五大工程;烟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引才活动,“三核”引领示范作用不断增强。

不久前,《山东省人才发展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将人才工作所需经费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提出注重柔性引才和靶向引才,优先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而针对山东人才工作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网友的“吐槽”与建议,山东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深化人才领域“一次办好”改革,进一步拓展人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断为各类人才投身山东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如建立服务专员制度,在政策咨询、手续办理、待遇落实等方面,为符合条件人才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聚焦人才创新创业金融支持,协调金融机构开通“人才贷”业务,推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设立“高端人才板”。开通“12345人才服务专线”,实时解决人才各类诉求等。

重视人才,把人才奉为“座上宾”,我们看到了山东的行动。让人才留在山东,并贡献山东,记者认为,还需要更加努力地做好一系列工作。

要科学做好人才的识别。招引人才,要把核心放在“才”上。人才固然好,但并非所有的人才都符合一个地区、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在当前各地“抢人”大战中,相关部门要把人才招引工作放在当地最急需的领域,把人才用在“刀刃”上。这就需要科学做好人才识别工作。所谓识别人才,就是在引进某一方面人才时,要方位了解人才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性格等,扬长避短,最大程度发挥人才的优势和长处,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上,用好人才,让人才充分展示才华,使人才能够才尽其用。通过专业分析,优先引进紧缺人才类型。《山东省人才发展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人才引进与流动应当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注重柔性引才和靶向引才,优先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要为留住人才做好各方面保障工作。人才“来不了”,人才“留不下”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当地的人才保障工作做得不好。不好的原因可能有制度性的制约,可能有生活工作环境的不适,可能有显而易见的原因,更有不少长期潜伏的因素。留住人才,除了配备过硬的硬软件,还要营造优越的软环境,给予人才一定的精神保障。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让不同岗位、不同领域的人才都有参与评选、享受荣誉的机会;要创新政策,下放权利,让各类人才敢于创新创业,发挥自身的极致才能。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当前的山东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全省自上到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各项政策释放出巨大的机遇红利,为各类人才来鲁工作提供着山东历史上最优越的环境和条件,齐鲁大地正通过一系列务实的行动迎接着五湖四海的优秀人才。




编辑:行者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