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财经 - 教育贷市场乱象丛生 放贷企业念歪了教育贷这本经
教育贷市场乱象丛生 放贷企业念歪了教育贷这本经
加入时间:2019-8-15 9:30:15  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教育贷市场乱象被媒体集中关注。有消费者为学英语花数万元,本以为是分期付款,不曾想背上了网络贷款,甚至面临征信风险。今年以来,类似案例屡见报端,各大投诉平台上的相关投诉帖几百条,投诉金额从2万元到5万元不等。

  教育贷原本是三方共赢的完美模型。学员利用贷款进行学习,提升技能水平和竞争能力,从而获取更高薪资待遇;学校扩大了招生规模,且没有学费延宕的后顾之忧;金融机构则完美切入教育消费场景,不但偿付风险低,还能有效积累消费者信用数据,为其他金融服务提供支撑,可谓一举三得。

  然而,这样一本“好经”却出现了“唱歪”迹象。放贷企业一昧追逐利润扩大规模,身份审核、风险审核形同虚设;培训机构则以欺诈的方式,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从中赚取提成。唯一的受害者就成了消费者。

  当他们发现教学质量不佳试图退费时才发现,教育机构能拖就拖,不闻不问,甚至干脆卷包跑路;房贷企业就步步紧逼,甚至用上了暴力催收等手段。更有甚者,披着教育贷“马甲”,骨子里却是校园贷、套路贷的变种。让许多人尤其是刚刚走出校园大门的毕业生,结结实实被“社会”上了一课。放贷者声名狼藉,教学者丢掉信任,三输的结局多少有些令人唏嘘。

  西方有句俗语,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细细追查究竟是谁念歪了经、该负什么责任,这是执法部门的工作;对于各个环节的从业者来说,如何制定规则,让阳光照进阴暗的角落,才是当务之急。

首先要认识到,教育贷有着客观市场需求。近年来国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劳动人口技能水平,以满足新技术、新变革带来的客观需求。可以预见,教育贷依然拥有广阔的前景。

  但市场的秩序、行业的规范必须建立、完善。去年8月起,国家相关主管部门陆续出台文件,规范培训市场。其中有“不得一次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等条目,目标直指不规范的教育贷。有了规定,下一步便是如何将其有效地、具有震慑力的执行下去,落实在教育贷消费场景中。

  对于教育机构来说,加速优胜劣汰的过程是个好办法。一方面,主管部门加大管控力度,取缔非法教育机构;另一方面,社会也需要及时知晓哪些教育机构是“正规”,值得消费者信任。

  再者,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选择正规、实力雄厚的教育机构进行学习的基础上,也要善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惟其如此,才能让跑偏的教育贷回归到正轨,真正实现三方共赢。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2份任职许可公布,涉及蓬莱农商行董事长、行长等
·> 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山东今年电解铝绿电消费比例26.2%
·> 盒马的新“坐标”
·> 王文京重掌帅印后,用友网络携连亏成绩单冲刺港股
·> 倒计时1天!第五届山东省应急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即将举行!
·> 2022年年收入仅6万、高管薪酬却数百万,思哲睿科创板上市有动静了!
·> 万华化学增51亿!山东国资A股公司一周市值表现(7月7日至11日)
·> 经导财评丨财政政策“持续用力”空间足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5182043号-1 公安备案号:鲁公网安备37010002000297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