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财经 - 大陆47城暂停赴台个人游 半年恐减少70万游客
大陆47城暂停赴台个人游 半年恐减少70万游客
加入时间:2019-8-1 8:16:4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7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在官网发布《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关于暂停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的公告》。公告称:“鉴于当前两岸关系,决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暂停47个城市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

  记者从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局了解到,8月1日起,将暂停办理台湾个人旅游签注G签,只能办理团队签注。有台湾地区旅游业界人士预计,此举可能导致未来半年内赴台的大陆旅客人数减少约70万人次。

  对于暂停赴台个人游,人民日报微博晚间发布评论称:暂停赴台个人游,原因何在?民进党当局恐怕门儿清。频生事端,不是挟洋自重,就是动辄“碰瓷”。将大陆送的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宝岛旅游业受挫,谁该承担责任?难怪被大陆网友讥为“我拿你当同胞,你拿我当钱包”。请记住:两岸关系好,台胞才会好。

  北京上海等47城受影响

  记者了解到,原国家旅游局2011年修改《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由原来的“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须由指定经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业务的旅行社组织,以团队形式整团往返”变更为“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可采取团队旅游或者个人旅游两种形式”,新增了“个人旅游”方式。

  自2011年6月28日,上海、北京、厦门三个城市率先开放赴台自由行以来,一共开放了5批47个城市。

  第一批(3个):北京、上海、厦门。第二批(10个):天津、南京、重庆、成都、广州、杭州、深圳、福州、济南、西安。第三批(13个):苏州、武汉、宁波、青岛、郑州、沈阳、长春、石家庄、长沙、昆明、南宁、合肥、泉州。第四批(10个):哈尔滨、太原、南昌、贵阳、大连、无锡、温州、中山、烟台、漳州。第五批(11个):海口、呼和浩特、兰州、银川、常州、舟山、惠州、威海、龙岩、桂林、徐州。

  7月31日,一位旅行社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目前赴台团队游没有影响,而如果此前已办理了个签和入台证的游客,在有效期内仍可出行。

  春秋旅行社方面也向记者表示,产品方面,其已下架相关赴台个人游产品,避免消费者误选、错选。由于赴台团队游仍将继续开展,对赴台个人游客,春秋旅行社提供两个协商解决的方案,一是变更合同,建议游客变更出行方式,参考选择赴台团队游;二是解除合同,公司将与供应商做好沟通工作。一位OTA平台的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正在进行产品的调整及后续涉及的退改等沟通。

  赴台游客恐减少70万人次

  根据台湾地区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大陆赴台旅客共167.70万人次。2018年,大陆赴台旅客数量为269.56万人次,创6年来新低。数据显示,2013年~2017年大陆赴台旅客数量分别为287.47万人次、398.72万人次、418.41万人次、351.17万人次、273.25万人次。

  一位资深的旅游爱好者向记者透露:“(赴台旅游人数下降)这可能更多是性价比的考虑,赴欧美游的性价比更高。”

  有台湾地区旅游业界人士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称,由于暂停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预计未来半年内,赴台的大陆旅客人数或减少约70万人。

  近年来,伴随着大陆赴台游客的减少,2015年以来,台湾地区的旅游业收入也有所下降。

  CEIC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台湾地区旅游业整体收入257.29亿美元,2017年下降至255.05亿美元。

  有台湾地区媒体曾报道称:“去年底(指2018年年底)台湾观光产业再创新局论坛上,台湾海峡两岸旅行发展协会理事长姚大光就表示,过去2年多来,台湾观光受到冲击,虽然‘新南向’地区赴台旅游人数有一点点增长,但旅游业‘没感觉’,因为3000多辆游览车被封存,3000多名导游待业中。”

  记者进行了一笔简单的测算,如按照2018年度大陆赴台湾的游客数270万人次减少50%,即135万人次。根据CEIC的数据,2017年大陆赴台湾的游客每日人均消费支出为184.38美元,平均逗留时间为7.33晚。那么,如果赴台旅游人数减少50%,这样会导致台湾的旅游业收入减少18.25亿美元,占2017年台湾旅游业收入总额的7.16%。




编辑:fujian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经导财评丨规范收费行为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7份行政许可公布,涉及工商银行威海分行行长等
·> 低至0.01%!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
·>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押宝”AI智驾辅助
·> 出口额激增16.1%和15.2%!纺织鲁企“出海”创新突围
·> 山东金融管理部门联合部署 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 2025年山东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