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吴淑娟
从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山东省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日前出台,到2020年,山东将初构建“个十百”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引进和培育200家左右省内知名辐射全国的工业互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约2万个工业APP,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互联网产业链。
培育1000家左右工业互联网深度应用示范企业,上云用云企业达到20万家,连接设备达到1000万台,搭建省级体验中心达到30个。
2020年工业5G应用落地
根据《方案》,山东将重点提升县级以下区域光纤宽带渗透力和接入能力,到2020年基本普及中小型企业千兆宽带、大型企业及工业园区万兆宽带接入能力,为企业工业互联网提供高速稳定专线支撑。积极推进5G规模组网建设,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到2020年优先在省内重点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双创示范基地等区域实现5G、NB-IoT等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多样化场景的应用部署。
加快企业内网改造。推动企业内网IP化、扁平化、柔性化改造,结合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动PON、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网等新型工业网络在企业的部署,推进企业IPv6规模化应用,到2020年基本完成行业重点企业产线及设备的数字化网络化升级。
打造济南高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等5个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区
采用省市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支持、财政奖补等方式,支持省内机械、装备、纺织、电子信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将自身转型升级过程中总结的工业知识和应用经验,形成工业设备升级、智慧产线改造、工艺流程优化、电商营销服务等行业解决方案和工业APP。支持智能网联装备、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制造企业,开展智能控制、智能传感、工业级芯片与网络通信模块的集成创新,开发一批工业互联网创新解决方案。
结合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三核引领、打造三大大数据产业集聚区等规划,支持济南高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烟台高新区、济宁高新区、泰安高新区等,开展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攻关,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和产业示范基地,在重点区域和行业中形成聚集创新效应和全国示范效应。
到2020年,“关键共性技术+关键软硬件产品+行业解决方案”相结合的工业互联网完整产业链基本形成,培育200家左右工业互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约2万个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形成1-2个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加速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到2020年,全省上云企业达到20万家,工业设备上云数量达到1000万,云应用服务商达到200家,搭建省级体验中心达到30个。
重点建设七大高耗能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发挥工业互联网的赋能引领作用,重点在钢铁、地炼、电解铝、焦化、轮胎、化肥、氯碱等七大高耗能行业开展企业内网改造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广柔性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推动产业向精细化、集约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
建设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区。支持聊城化工、东营石化装备、潍坊高端机械和新兴电子信息产业、日照冶金、德州纺织和电梯、烟台食品、枣庄机床制造基地等块状经济产业集聚区,打造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区。
到2020年,工业互联网自主升级改造和应用深度大幅增加,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达到1000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区2-3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