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图 - 32年默默坚守,“城中村”换新颜

 

32年默默坚守,“城中村”换新颜




大图  加入时间:2019-5-20 9:29:33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张养浩墓公园内绿树成荫,小清河里的水静静东流,云庄旧址的池塘倒映着人们散步时的身影;附近的工地上,一栋栋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如今的柳云社区一片祥和,拆迁改造后的新颜也渐渐展现。谁会想到,曾经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旧村改造的楼房与平房错落分布、缺少集体收入、每逢大雨积水必然没过脚踝……柳云社区党委书记魏衍惠扎根基层、勇挑重担,以他32年的默默坚守,守护着自己的信念,在他看来,所有的变化总归汇成一句话,“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村里发起退休金 村民们老有所养

  30多年前,柳云社区还是小清河南岸的一个村庄,村民们大多以种田采藕为生。“那时候村子里到北园大街连条像样的马路都没有。”这是居民对曾经村庄的记忆,也是魏衍惠1987年来到村子时见到的样子。“要想富先修路。”魏衍惠上任后便开始着手修建道路,这是带领村民过上富足生活的第一步。

  随后,一间间工厂在柳云社区建起,并作为集体资产为当时的村集体带来了收益。“当时的炉具厂是最早的一批村办企业之一,工厂员工基本都是本村村民,最多的时候有70多人。身体有残疾的村民优先进入工厂工作。后来还办起了纸箱厂、化工厂、养鸡场等等,集体收入也逐渐高了起来。”柳云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张宗举说。

  有了稳定的集体收入,魏衍惠推行了“退休金制度”——凡是年满60周岁的男性村民和年满55周岁的女性村民都可以按月领取退休金,金额也从每人每月80元逐步涨到1100余元。这让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有人高兴地说,“有了退休金,这比自己孩子照顾都周到。”仅2017年,柳云社区九尾社区老年人发放退休金276万余元。

  柳云社区有一位叫金山的少数民族孤寡老人,患有先天性精神残疾,魏衍惠常年对口包挂,对其衣食住行照顾有加。

[温暖泉城]32年默默坚守,“城中村”换新颜

张养浩故居遗址与其墓地都坐落在柳云社区 本版照片均由新时报首席记者王锋 摄

  每逢下大雨他总是“逆行”往外跑

  柳云社区所在的位置地势低洼,曾经逢雨必淹。“那时候一到下雨天我们就犯愁,稍微大点的雨就会在村里积水,能没过脚踝,严重的时候能过膝,积水还常常灌进屋里,别提多烦人了。”居民张宗来说。

  后来,社区修建了雨水排洪渠,积水情况得以缓解,渠道旁还有抽水设备加速将积水排入小清河。此外,柳云社区还先后4次修理改造排水管网,管道口径也渐渐增加,以应对越来越大的排水压力。

  每逢下雨天,柳云社区的居民忙着往家跑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个与大家反向而行的身影。因为深知社区地势和排水情况,魏衍惠每当雨天都会专门去查看抽水设备、有倒塌隐患的房屋以及用电设施。“开始不少人都会问我,下着雨你怎么往外跑啊?那是因为我知道水火无情,如果排水不及时或者出现漏电的情况,社区一千多口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就会有危险。”魏衍惠笑着回忆,但是雨天里无数次摔倒,他却摆手不愿提起,“磕磕碰碰难免的,也没遇到过大的危险。”

[温暖泉城]32年默默坚守,“城中村”换新颜

  不忘先人遗风 打造本地文化名片

  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张养浩故居遗址与墓地都坐落在柳云社区,社区内不少居民更是张养浩的后人。作为一张历史文化名片,柳云社区也以先人遗风举行了不少文化活动。

  2018年5月,来自广东、广西、湖南、四川、福建、安徽及省内的23个代表团、近百名张养浩后裔代表,回到先祖生活与长眠的地方,在张养浩墓前谒祖省亲。同样的血脉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张氏族人联系在一起,张养浩的做人为官之道更是彼此间的文化纽带。同年7月,首届柳云社区北园荷花节在张养浩故居遗址云锦池畔举办,舞蹈、朗诵、太极扇、歌曲、吕剧等节目精彩纷呈,观众们掌声如潮。

  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不仅让居民们了解了更多历史和传统,还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在社区居民看来,张养浩留给他们的更多是精神财富。“社区不少居民都是养浩公后裔,民风比较淳朴,从小大人就教育要尊老爱幼、谦虚礼让。吵架拌嘴的情况,相对少很多。”张宗来说。

  居民利益在前 只为柳云社区更美好

  作为北湖片区第一个拆迁的社区,如今的柳云社区正变得更加宜居和美好。为了确保拆迁工作顺利进行,柳云社区居委会早在拆迁之前就开始了多项准备工作,听证会、居民代表大会先后召开,居委会干部到社区居民家谈话交流,做思想工作。

  由于各家各户情况不同,拆迁工作中难免遇到阻力。柳云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有位居民丈夫去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原本居住的房屋面积较小而且早已破败不堪。她起初对拆迁工作比较排斥,认为拆迁对她“不合适”。为此,魏衍惠多次上门沟通,一方面向她苦口婆心地解释相关政策,另一方面在政策范围内为这种特殊居民争取利益最大化。最终,这位居民同意拆迁,现在正盼着回迁安置区内的“新家”。

  在魏衍惠看来,不管是建村办企业、完善排水设施、举办文化活动还是现在的拆迁工作,都是为了能让社区居民过上更好、更幸福的生活。“我们的工作很简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魏衍惠这样总结自己30多年如一日的工作。(新时报记者卢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