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楼市 - 长沙取消二套房契税优惠,90平米房子要多交税近3万
长沙取消二套房契税优惠,90平米房子要多交税近3万
加入时间:2019-4-16 8:09:5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4月15日,有消息称,长沙出台《关于调整长沙市第二套住房交易环节契税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停止执行对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的契税优惠政策,即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按4%的税率征收契税。

  记者得到长沙市12366纳税服务热线的证实,该《通知》自2019年4月22日起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两年长沙楼市调控一再加码,但购房热情仍在持续,3月长沙楼市出现“小阳春”行情。记者从长沙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悉,2019年一季度发放个人公积金住房贷款6066户,同比增长23.87%,个贷金额同比增长31.89%;发放组合贷款135户,金额5629.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4倍和10.78倍。

  房价持续走高

  以长沙市市区一套90平方米、总价140万元的二手住宅为例,政策优惠期间缴纳契税为140万元×2%=28000元,恢复4%比例后,购房人需缴纳契税为140万元×4%=56000元。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契税政策是房屋交易中比重相对大的税费政策,动辄几万,所以购房者对于此类政策的调整是比较敏感的。过去部分城市用契税政策来进行去库存,而在房价上涨过快的时候也会用契税政策来引导房屋交易。类似政策具有较好的导向,一旦调整立刻会影响购房交易成本,对于刺激或抑制市场交易需求有很直接的影响。”

  记者查阅易居研究院《中国百城房价数据》发现,长沙市新建住宅价格自2015年10月重新进入上行通道后,已经连续上涨超过36个月。

  国家统计局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价格显示,近3个月,长沙市新建住宅价格仍然同环比双涨,与2015年同期相比,涨幅超过40%。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两年楼市调控政策一再加码,但长沙的购房热情仍在持续。相关数据显示,3月份的长沙楼市出现“小阳春”行情,供应出现大幅增长,当月的新房周成交量呈明显上升趋势。

  记者从长沙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悉,2019年一季度发放个人公积金住房贷款6066户,同比增长23.87%,个贷金额同比增长31.89%;发放组合贷款135户,金额5629.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4倍和10.78倍。

  调控一再加码

  “本来执行的是优惠政策,现在与其说是收紧政策,还不如说取消了优惠政策。而且从侧面也说明,首套购房依然是享受优惠政策的,这也是政策差异性的体现。”严跃进认为。

  2017年以来,长沙市相继出台各类楼市调控政策。

  2017年9月23日凌晨,长沙对限购限售“双升级”:购买的商品房(含二手房),取得不动产权属证书3年后才能再次出售;本市户籍无房的,限购一套;本市户籍(家庭为单位)有一套房的,需要在取得首套房不动产权证后3年以上才能买第二套房。

  2018年3月和5月,长沙市住建委分别发布《关于实施差别化购房措施的通知》及相关《细则》,明确长沙市限购区域内商品住房销售实行差别化调控措施,优先满足首套刚需购房群体。享受首套刚需优先购房而无故退房的,该购房人及其家庭成员在半年内不能再次享受该待遇。

  2018年6月25日,长沙房产调控政策再次加码:家庭购买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60%,已购买的商品房,需取得不动产权证5年后方可转让。

  严跃进坦言,长沙炒房现象依然存在,所以通过对二套房的契税政策调整,有助于规范二套购房行为,也打击了部分炒房行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稳定市场交易。他指出,政策执行前的几天即4月22日前,预计房屋交易量反而会上升,这是部分购房者为了降低税费而加快签约的考虑。从未来几个月的表现看,会影响二套房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管理中心4月12日出台新政,明确对二套房贷款实行“认房又认贷”,二套房首付比例调整为最低六成,最高贷款由80万元降至60万元,贷款期限不得超过25年。专家分析,此次政策调整释放出公积金贷款收紧的信号。

  此外,近日深圳、合肥也分别发文整治和规范房地产市场。

  “稳定其实是双向调节,大涨肯定不是稳定,但暴跌也同样不是稳定。”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只要信贷政策不出现明显变动,其他政策的调整对楼市影响非常有限。




编辑:fujian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经导财评丨规范收费行为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7份行政许可公布,涉及工商银行威海分行行长等
·> 低至0.01%!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
·>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押宝”AI智驾辅助
·> 出口额激增16.1%和15.2%!纺织鲁企“出海”创新突围
·> 山东金融管理部门联合部署 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 2025年山东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