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山东 - 1300亿,山东为啥敢“割自己的肉”?
1300亿,山东为啥敢“割自己的肉”?
加入时间:2019-4-1 8:12:29  来源: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4月1日,是山东企业的“好日子”。

山东清源集团有限公司,今天起适用税率由16%下调至13%,预计全年可降税3亿元,捡了一个“金元宝”。

济南海关测算,仅增值税改革就为山东进口企业一年减少增值税约138.6亿元。

财税部门测算,实施新一轮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措施,全年将减轻企业负担1300亿元以上。

3亿、138.6亿、1300亿元,“金元宝”不是从天下掉下来的,是我省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减”出来“降”出来的。

今天起,根据国家实施若干增值税减税改革政策,我省在权限范围内实施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一是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由16%调整为13%,将交通运输和建筑等行业增值税税率由10%调整为9%。二是对小微企业税费实施普惠性减免,在增值税方面,将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受益面大幅度扩大;在所得税方面,放宽小型微利企业标准;资源税等6个地方税种和两项附加,按50%的顶格减征幅度执行。三是降低收费负担,不仅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还降低企业经营性收费,特别是降低企业用电、过路过桥费等经营成本等,企业减负规模将达1300亿元以上。

1300亿元!对企业来说是“真金白银”,是实打实的“降成本”。

成本是企业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所谓成本,是指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产品以耗费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市场经济中,在外部环境、技术水平、营销行为差不多的情况下,企业竞争大多是拼成本,谁的成本低,谁就有更多盈利空间。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企业走的是低成本、低附加值的增长之路。今天,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一个重要原因是“成本高”。

有企业反映,增值税、所得税、各种附加税费,吃掉了好几成利润;汽油费、高速费、物流费,远高于发达国家。有企业家说,税费负担、融资成本、“五险一金”、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用能用低成本、物流成本,一项项成本压得人喘不上气。

成本就是竞争力,降成本就是提升竞争力。

“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确保减税降费落实到位”,直击当前市场主体的痛点和难点,是最为直接有效的降成本。我省减税力度空前,降费远超市场预期,是一场解渴的“及时雨”,必将进一步减轻山东企业负担,推动山东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1300亿元,降低了企业成本,提升了企业效益,是满满的“获得感”,但减税是要减收的。

无论是“税率降至13%”还是“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都是收入与支出的再调整。对企业来说,“1300亿元”是“放水养鱼”、厚植根基、推动创新,更加有利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对其他方面来说,“1300亿元”可是“割肉”,导致税收和财政收入减少,给各级财政带来很大压力。

1300亿元,山东为啥敢“割自己的肉”?这样做财政可持续吗?有人对此担忧。

对各级财政来说,减税降费1300亿元,就是减收1300亿元,同时要确保民生重点领域、三大攻坚战支出只增不减,“一减一增”带来的压力是空前的。

压力就是动力,空前压力就是强大动力,关键在怎么看、怎么干。

山东敢“割自己的肉”,是有一定底气的。这些年来,山东经济运行质量越来越高,财力越来越雄厚,有能力减税降费。更为重要的,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企业的“好日子”,山东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定有力。

山东敢“割自己的肉”,也是提高财税运行质量的新机遇。我省提出要压缩一般公共预算的支出,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从严安排“三公”经费预算,省级业务类项目支出一律压减8%。同时,加大改革力度,加强资金统筹,将各类预算资金、中央补助资金、政府债券资金、存量资金等所有政府性资金,捆绑起来统筹安排,多渠道盘活各类资金和资产,扩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以弥补减税降费造成的财政减收等。

谋定而后动。有了这些应对之策,山东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去兑现承诺,敢于刀刃向内敢“割自己的肉”,坚决把减税降费落实到位。

敢于“割自己的肉”,不仅为当前,更为长远。

前几年,我省在营改增过程中起先也是财政减收的,但后来税基扩大了,财政收入增长了,减税降费也是培育财源。从长远趋势看,舍弃“1300亿元”,给实体经济、给企业让利,让他们在国民收入分配的蛋糕中的比例更大,这样能更多带动就业,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有力增强高质量发展的信心,这样财政才更可持续,可谓“小舍大得”“短期舍长期得”。

在这个意义上,这“1300亿元”不是说在预支未来,恰恰是在培育未来。




编辑:行者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