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财经 - 调查显示9成消费者遭遇侵权 95后维权意识最差
调查显示9成消费者遭遇侵权 95后维权意识最差
加入时间:2019-3-13 17:06:4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即将到来。过去一年,消费者的维权状况如何?

《维度》联合腾讯财经对消费者维权状况的调研显示,过去一年91.6%的消费者都曾遭遇侵权,其中超半数的侵权行为发生在网购领域,但仅有37.1%的消费者选择维权。

9成消费者被侵权,网购成重灾区
 “过去一年,您是否遭遇过侵权”,面对这一问题有91.6%的消费者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整体来看,年纪越大的消费者,遭遇侵权的比例越高。

调研显示,40.10%的消费者遭遇的侵权都发生在网络交易中,27.70%发生在实体交易中,还有32.20%的消费者在两种类型的交易中都曾遭遇过侵权。具体到被侵权的领域,有超半数(50.40%)的消费者都表示自己被侵权最严重的是网购;其次则是通信网络领域,有26.60%的消费者都表示遭遇过侵权;买房租房中遭遇侵权的消费者占比位列第三,达到20.10%。

在2018年的消费者维权调查中,投诉量最高的三大行业分别是网购、房产和消费金融,今年的调查中消费金融已被通信网络取代了前三名的位置,可见2018年国家大力加强对消费金融领域的管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分析人士认为,消费者网购时无法直接接触商品,是消费者遭遇侵权频发的主要原因。

在《维度》调查中,38.10%的消费者都被商家的虚假宣传诱导消费。不过,这还不是消费者遭遇最多的侵权行为,数据显示,近半数(48.10%)消费者都曾遭遇过商家的霸王条款,例如捆绑消费。

其实,商家的霸王条款在各个行业中都早已存在且屡禁不止,甚至有些霸王条款规定因为其长时间存在而已被消费者认可。现在不妨想想,如“谢绝自带酒水”“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一经售出概不退还”等,你是否认真考虑过这些其实也是商家的霸王条款呢?

超6成消费者放弃维权,95后维权意识最差
 那么,消费者遭遇侵权后会如何做呢?

《维度》调查中,超37.1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被侵权后进行了维权,超6成(62.90%)受访者并未选择维权。

从不同代际的维权情况来看,年纪越小,维权意识越差。数据显示,95后中仅28.23%的受访者在被侵权后进行了维权。

分析人士认为,年轻人在维权方面缺乏经验,当遭遇侵权时可能会因为不知道该如何维权而放弃。

调研中,《维度》也发现,整体来看,近4成(36.90%)消费者不维权的原因是担心维权周期长,“投诉了也没人处理,白白浪费时间”。而95后中却有33.51%的消费者都是因为“投诉无门,不知道在哪儿、怎么维权”而放弃,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年龄段。

在进一步调查消费者对于维权的态度时,只有13.90%的消费者表示如果遇到侵权将坚决维权,近3成(28.90%)的消费者表示自己肯定不会维权,选择“自认倒霉,忍气吞声”。近6成的消费者(57.20%)还是选择了“视侵权行为、损失而定”。

对于积极维权的消费者而言,近半数(49.30%)人之所以进行维权,都是希望不良商家受到处罚,此外还分别有23.90%和18.40%的消费者是希望获得经济赔偿和提醒后来者避免踩坑。

维权渠道多样化,超2成消费者维权周期超半年
《维度》调查中,积极维权的消费者中,超半数(50.70%)都表示问题已经多次反映,但仍未解决;仅5%的消费者表示,投诉后问题被及时解决。同时,数据显示,23.30%的消费者维权周期在半年及以上。

同时,数据显示,消费者年纪越小,维权周期越短。其中,45%的50后维权周期超半年,而95后中这一比例只有18.21%。

专家认为,年轻人对网络的接触更多,虽然一部分年轻人的维权积极性不高,但当他们进行维权时,更多会选择互联网举报、在社交平台曝光等方式,更容易督促商家尽快解决问题。因此,年轻人的维权周期反而更短。

《维度》调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数据显示,近4成95后再被侵权后会在贴吧、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曝光或在聚投诉等互联网举报平台投诉,而50后中这一比例不到2成。

可见,不同维权方式的选择也会影响到维权的效果。

《维度》调查中,有18.80%的消费者都表示,最不满意的维权方式是找商家理论、私了。

事实上,消费者可以选择的维权方式还是很多的。《维度》调查显示,在遭遇侵权后, 48.60%消费者更偏向的维权方式是向消协等有关部门投诉。此外,45.60%的消费者也会选择向商家所属平台投诉。找商家理论、在互联网举报平台投诉、在社交平台曝光、向媒体曝光、想消费品生产方投诉、报警、起诉等也是不少消费者会选择的途径。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增强。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良商家,假冒伪劣、虚假宣传、哄抬物价等行为都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幸好,维权途径已经越来越多。




编辑:fujian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